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在疫情防控方面投入了巨大资源。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涉及各行各业和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食品行业也不例外。伴随着疫情的发展,食品工业的应急保障功能及今后的战略储备功能凸显,后疫情时代的食品产业该如何危中寻机?在日前由国际食品科技联盟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共同组织的食品科学网络圆桌会议上,与会专家进行了探讨。
新冠病毒不会通过食品传播
疫情的突发使餐饮业和中小企业措手不及,受到较大的冲击。欧洲食品安全局前主席、都柏林大学公共卫生教授、爱尔兰新冠肺炎国家应急中心教授PatrickWal表示,人们担心动物源食品中可能含有新冠病毒,极大地影响这些产品的生产全链条。此外,疫情的蔓延导致了大量中国制造的食品无法出口到欧洲,例如,欧洲每年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大蒜,这对欧洲的食品进口产生重要影响。
“消费者担心动物源食品中可能含有新冠病毒,这将影响整个动物源食品产业的全链条。在动物源食品的包装上,应考虑更为严格的灭菌处理手段,以保证安全性。”PatrickWal说道。
新冠肺炎疫情引起了公众对于个人健康的关注,但由于信息传播的不对称性,消费者获得的信息可能存在误区。
对于网传新冠病毒会通过食品传播的言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表示,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不会通过食物传播。迄今为止,根据以往SARS和MERS的应对经验以及中国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情况,尚没有任何关于新冠病毒通过食品传播的科学证据。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提出了相同的观点:没有证据表明从中国进口的食品存在传播新冠病毒的风险。即使新冠病毒可能存在于食品或包装的表面,病毒的数量也不会大到导致人类感染疾病,不建议对食品采取一些过度警惕的监管措施,例如,阻止在疫情严重地区生产的食品流向其他地区。
面临更高要求
疫情期间的社区封闭式管理,促使很多家庭大量储存食物,随之而来的营养不均衡现象凸显。正在武汉从事营养健康调查工作的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表示,由于社区关闭,武汉市居民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大米、面粉、食用油和鸡蛋等食品由于可以长期储存且易于购买和分发,受到影响较小;水产品、蔬菜、水果、大豆及其产品,由于不易于存储、运输、分配和加工,人们摄入量减少。
调查发现,居民对猪肉、牛肉和羊肉等红肉的消费量减少,但仍可维持原有的能量摄入水平,甚至略有增加;居民对维生素、矿物质、优质植物蛋白、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等的摄入量不足。
“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与清洁卫生的重视程度也在短期内迅速提升。”陈君石指出,食品制造业、零售业和餐馆的清洁和消毒问题,为食品行业加强安全管理,提升卫生清洁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疫情推动着企业线上门店的发展,由此带来线上电子商务订单激增,使得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面临着压力。沃尔玛全球电子商务全渠道合规副总裁LizDuffy表示,美国一些制造商重新调整了生产不同商品的设施,以支持电子商务订单的增加。但是,配送人员和设备的清洁消毒是电商管理环节需要特别重视的,这要求企业切实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催生行业新增长点
疫情期间,大多数人要在家中隔离,方便面和冷冻食品成为市民的首选。据数据服务机构ECdataway统计,1月24日至2月20日,天猫平台方便面总销量同比增长57%,水饺馄饨类总销量同比增长78%,自热火锅、肉制品、汤圆总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44%、264%、60%。同时,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特医食品的使用也在不断增加,特医食品成为病人的重要营养支持。与会专家表示,食品工业对国家应急保障的重要性凸显,疫情过后食品行业将迎来新的机遇。
在没有新冠病毒的特效药或疫苗研制成功之前,自身免疫力是保护自己最有效的手段。业内专家表示,提高免疫力产品将成为特殊食品行业新的增长点,也将带来稳定和长期的消费群体。然而,提高免疫力并非一蹴而就,更不能临时抱佛脚。
此次疫情期间,65岁以上老年人群的免疫问题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丁钢强指出,根据调查,居家期间部分老年人没有注意或采取措施来改变或控制饮食相关的危险因素,例如,口味没有变淡,油和盐的消耗没有减少。这些有关老年人饮食风险的问题并没有被及时意识到,更无法有效控制,这将给老年人的健康带来潜在的风险。因此,关注老年人健康将成为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方面。
目前,劳动力短缺是众多食品生产企业复工复产所面临的挑战。相比而言,装备智能化、信息化程度高的生产企业面对疫情的抗击打能力更强。 “装备智能化与信息化将成为食品产业应对风险挑战的关键。”与会专家指出,疫情促使以互联网、电商平台为主要销售渠道的企业产品迅速占领市场。这轮行业重组后,食品企业将对市场需求和行业新技术更加敏感,拥有人工智能技术和互联网支持的企业将在竞争中极具优势。(记者 马艳)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