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公开表示,2018年,日式料理(简称“日料”)已经成为我国外国菜系中发展最快的细分业态品类。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日本料理餐厅数量接近12000家。
随着品类进入爆发期,日料餐厅连锁经营需求开始增强,前端市场的开拓离不开后端供应链的支持,一向以优质食材标榜的日料更是如此。为了解决好日料餐厅的供应链难题,赵刚带着他的鲜共享来了。
市场
日料爆发式增长,年增20%以上
《中国餐饮报告(白皮书2017)》显示,日料在中国餐饮市场的营业额排名第八位,市场占有率高达4.5%,“秒杀”除川菜以外的中国八大菜系。相较于前几年势头迅猛的韩餐,日料已经超越这个品类,成为中国最热销的外国菜。
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公开表示,2018年,日料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外国菜系中发展最快的细分业态品类。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日本料理餐厅数量接近12000家。日料产业在中国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年增长幅度达到20%以上。
一线城市的成熟日料品牌开始着手连锁战略,二三线城市的日料门店也有不小增量;无论是商业综合体中的高端日料餐厅,还是隐藏于街边巷角的日料小店,都以热情的面貌与食客增强黏性。近年来,日料品类为何发展这么快?在赵刚看来,有以下原因:
符合中产阶层特质,笼络主力消费人群
中产阶层被称为社会的中流砥柱,这部分人群的画像是:有消费能力且对新鲜事物与文化有着热忱的追求,创造财富又拉动消费,在饮食上有着较高的品质需求跟精神追求。
早些年的星巴克,作为中产阶层的宠儿不断收割市场。赵刚认为,近几年的日料更像那时的星巴克,新中产愿意为品质与情怀买单,这是日料作为中高端餐饮品类走红的一大原因。
吃健康理念与日料定位不谋而合
消费升级之后,餐饮市场有了明显变化,追求味蕾刺激的重口味时代已经过去,人们如今更愿意为健康饮食方式与优质食材买单。
日本料理的饮食理念是精致健康,食材以新鲜海产品和时令鲜蔬为主,有口感清淡、加工精细、色泽鲜艳等特点。当消费需求与品类定位相契合,品类热度自然不断攀升。
赴日旅游,拉动新一代更强的日料需求
赵刚坦言,近几年赴日旅游的热潮极大推动了日料发展。如今80、90、00后已经成为消费主力,这部分人愿意走出去领略世界之美。中国的新一代消费群体,感受到正宗的日本料理魅力,回国后就产生了消费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他认为,未来日料会向更加专业、正宗、细分的方向靠拢。
痛点
激增的市场需求VS较高的准入门槛
尽管日料品类的发展红利已经到来,但是中高端日料餐厅一直存在着扩张谨慎的尬局。
很多中高端日料店做了很多年,门店数量却依然寥寥无几,即使是在日料发展成熟的市场——上海,单店数量也是远高于品牌连锁店。因为相较于中餐,日料店更倾向于“开一家,成一家”,不追求数量更重视质量。在赵刚看来,制约日料品牌发展速度的一大原因,主要来自于供应链。
“日料优于中餐的原因在于,对原料食材高标准的储存与运输方式。同样海域里的优质水产,很可能因为捕捞上岸以后的温度影响、储存方式的不同而发生很大变化,而这就会直接影响日料的出品质量,所以高效优质稳定的供应链,对日料品牌的发展至关重要。”赵刚坦言。
除此之外,专业日料餐厅对主厨的依赖性也很强,主厨的水平直接影响销售情况,而中国在专业日料技术培训市场的空白,也使得专业日料大厨少之又少,这也是日料品牌发展慢的一个原因。综合来看,日料品类的准入门槛还是较高的。
一方面是激增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是较高的准入门槛,有着13年日本餐饮媒体运营经验的赵刚看到行业痛点,决定尽自己的一份力。
平台
整合优质资源,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2018年,鲜共享在上海诞生,致力于成为日料供应链第一品牌。作为鲜共享品牌创始人,赵刚对这个平台能够解决的问题做了介绍。
一是成为日料连锁餐企的强大后援。连锁战略箭在弦上,对日料品牌的供应链提出了更高要求,仓储、物流、品控、运输都要跟得上节奏。
鲜共享是为了解决日料品牌的供应链痛点而生的,高质量的品控可以优化日料餐企的综合成本。餐企无需自建仓储、配送,门店前一天下单,优质食材第二天即可配送到店。
二是整合优质资源,上下游信息互通。日料店传统的采购模式是与经销商合作或者到市场买货,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导致食材源头与餐饮终端失去了直接对话的机会。
赵刚介绍,鲜共享通过整合优质的上下游资源,让终端在采购价格上获得优势,帮助上下游做到较好的消息交流。
三是提供一站式供应链解决方案。“相较于基础仓储物流服务,鲜共享为企业提供的技术支持更具有价值。”赵刚表示。
针对研发能力欠缺的日料品牌,鲜共享可从菜品设计方面帮它们优化产品,当采购、生产、品控、仓储、运输、研发都不再是难题,那么餐饮终端就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品牌运营和服务提升上。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上中下游三方共赢,消费者会更愿意为优质品牌买单。
赵刚坦言,日料品类在未来五年还会有较好的发展,鲜共享也将为日料供应链第一品牌而努力。(据餐饮锐观察)
转自: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