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苏里拉奶酪制作的蔬菜包子、黑松露炒饭;用手撕奶酪条制作的烤鸭卷饼、油炸紫薯球;用奶油芝士制作的甜品榛果蛋筒、金猪报喜……3月的北京,一场有趣的奶酪品鉴会正在上演。和人们印象中,奶酪加西餐的传统搭配不同。在这场品鉴会上,奶酪成为了中餐当中的调味品。
而上述变化正是消费升级的集中体现,作为中高端食品,奶酪更好地迎合了消费升级后,人们对钙含量更高、蛋白质更丰富、口感更美味的高端乳制品消费需求。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点,近两年,我国奶酪市场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0%-25%之间,奶酪消费人群则是以儿童和青年群体为主。
中国乳业向高端转型 进入"奶酪时代"
著名乳业专家、高级行业分析师宋亮认为,奶酪是使用原料乳最多的乳制品之一,由于奶酪品种类型多,保质期较长,可以灵活地组织生产,对于调节生鲜乳生产、乳制品加工,产品市场消费能起到"蓄水池"的作用。因此,发展奶酪加工业将成为奶业消费升级的突破口。未来五年,2000年后出生的年轻人将成为奶酪的主要消费人群。为此,建议乳企提高产品的持续创新能力,按照国人消费习惯,将奶酪产品向儿童食品、零食和青年快销食品方向发展。
正如宋亮所言,目前我国每年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为36公斤,相当于每天100克,远未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每天300克的标准。这个量只有亚洲平均水平的1/2、世界平均水平的1/3。其中奶酪消费才刚刚起步,年人均奶酪消费不到0.1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6,发展的空间很大。
正是看好未来的发展空间,大量洋品牌奶酪纷纷抢滩中国市场。近日,海关总署发布的公告也显示,仅新西兰进口的奶酪数量,就从2008年的0.62万吨跃增至2018的4.92万吨,年均增长25.9%。
而本土企业也在发力。2月27日,广泽股份将旗下奶酪产品品牌妙可蓝多升级为企业名称。在此次品鉴会上,妙可蓝多董事、常务副总裁任松也坦言,此次更名也意味着,广泽股份在竞争激烈的中国乳业已经找到了全新的突破口,做中国奶酪已经是企业的既定目标。实际上,广泽股份进入奶酪领域的时间并不算长,其2015年全资收购了妙可蓝多天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后才正式进入这一市场,开始经营"妙可蓝多"品牌产品。但是,随着国内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目前奶酪业务占公司总体收入的比重也不断增加。根据广泽股份2018年半年报显示,去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7.33%,其中奶酪板块达到1.5亿元,同比增长119.13%。
不只是妙可蓝多,国内几大乳企披露的2018年报也显示正在建立奶酪事业部,加码奶酪产业。
做更适合中国人口味的奶酪
卡蒙贝尔白霉奶酪、洛克福蓝纹奶酪、斯蒂尔顿蓝霉奶酪……这些在欧洲市场广受欢迎的奶酪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后总有点"水土不服"。
消费者郝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经常给自己购买进口奶酪,但这些产品普遍是干酪,口感偏硬,而且以咸味为主,虽然明知道奶酪的钙含量比较高,但确实适口性不好,自己实在不爱吃。"奶酪营养价值丰富,素有奶黄金的美誉,是发达国家乳制品消费的主流产品。奶酪含有高钙和高蛋白,营养极易被人体吸收,其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率能达到95%以上。"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标准化部主任王芸在谈到奶酪的营养价值时这样介绍。但是,如何让这些营养价值更高的乳制品走入更多的家庭,让其更适合中国消费者口味,则成为中国乳企的研发重心。
在此次品鉴会上,妙可蓝多生产研发副总裁刘宗尚告诉记者,为探索更适合国人的奶酪口味,妙可蓝多分别在上海、天津成立了研发中心,并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资深专家,采用欧洲先进的生产技术,拥有并已申请多项奶酪生产专利。不仅如此,公司还在积极探索如何将中西美食优势相融合。比如芝士煎饼果子,在煎饼表面撒上一层马苏里拉奶酪碎,吃起来毫无违和感。而加入奶酪的海鲜炒饭、蔬菜包、焗扇贝等菜肴,更是中西风味结合的恰到好处。
从餐桌到沙发 以零食面貌出现
记者在品鉴会现场也看到一款鳕鱼奶酪,拇指长短,上面两层为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却很高的鳕鱼,中间辅以奶酪,咬起来既有鱼片的韧劲儿,又有奶酪的柔软,更适合看电视追剧时,抓上一大把,想吃就吃。而另一种奶酪棒,更是像足了小雪糕,充足的水分和柔软度,加上淡淡的奶香,让人不知不觉就能消灭好几根。
在刘宗尚看来,中国乳业从原奶到奶粉、酸奶,再到奶酪,经历了乳业1.0、2.0时间,进入3.0的竞争时代。而奶酪时代的竞争也在逐层升级,从最初的餐桌,到餐厅,遭到餐料,最终还是要进入零食时代。目前中国市场上,老牌奶酪企业接连推出棒棒奶酪、奶酪颗粒等小食。
有行业分析报告称,随着奶酪的营养价值已逐渐被中国消费者所认同,中国奶酪的消费市场逐渐扩大。以纯正奶酪作为原料的零食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奶酪有望在日后发展为像酸奶一样从乳制品中细分出来的大市场。同时,奶酪零食消费相较酸奶具有延时性,货架期更久。(记者 赵曦)
转自:消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