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越来越多的纺织服装出口企业选择在海外建厂以规避贸易壁垒,尤其是在关注度较高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那么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选择在哪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更有优势?近日,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在上海举办的2019第七届"中国与亚洲纺织国际论坛"上,缅甸服装制造商协会、越南棉花和纺织协会、孟加拉服装制造商和出口商协会、印度纺织协会负责人就此问题展开了分析,也为中国企业指明了方向。
据了解,2018年,我国纺织品出口1191亿美元,同比增长8.1%;服装出口1576.3亿美元,同比微增0.3%。显现出上游产品出口增长和终端产品出口放缓的结构性变化特点。2018年,中国纺织服装对欧盟、美国和日本三大传统市场出口均保持增长,增幅分别为1.5%、8%和2.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连续三年保持增长,2018年增幅为5.3%,对东盟出口增长11.7%,在各主要市场中增长最快。
中国企业到缅甸投资建厂,在劳动力、运输以及关税方面都会享受到优待。"缅甸当前的技术工人,特别是服装行业的技术工人匮乏。政府有相应的政策能帮助投资商招聘到合适的员工或者培训技术工人。劳工部推出关于行业内部培训的法令已实行五年,但是效果不甚理想。现在正在积极调整,譬如降低企业所负担费用的百分比等方式。"缅甸服装制造商协会执行董事Khin Maung Aye表示,缅甸政府目前开设了一些培训学校,在五个区域进行试点,有针对性地培训工人,提高工人的职业技能和工作效率。同时,先进的技术设备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率并降低对人工的依赖度,一些已经投产的工厂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
记者了解到,缅甸国内运输以卡车运输为主,费用较低;海运价格比较高昂;铁路运输覆盖全国并有望接入中国的铁路网,现在正在做最终的可行性评估。"缅甸享受对欧盟等地区出口零关税的优待,因此通过缅甸对欧盟出口将是一大优势。"Khin Maung Aye表示。
在面料和印染方面,有优势的中国纺织企业到越南投资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越南政府希望本国的工业从纺织和服装业起步,过去20年的实践证明了政策符合越南的发展需要。现在越南纺织行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已经成为第一大产业,吸纳就业人口300多万,营业额超过400亿美元。"越南棉纺协会主席阮文俊表示,越南政府希望继续加强和推进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当前,越南的纺织服装行业由于面料无法自给,75%是CMT(进料加工)。政府希望进一步发展面料生产,推动行业从CMT向OEM、ODM升级。"阮文俊表示,越南北部的南定省纺织服装业基础良好,印染行业也有较好的发展。政府有意将该省份打造成为越南北部的服装生产中心,设立了两个工业园,一个已经满园,另外一个2100公顷的工业园仍可投资,预计将有30亿米的面料会在这里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越南很多行业都出现了劳动力短缺问题。其他行业如电子行业也在和纺织服装行业争抢劳动力。在越南,纺织服装行业的分布也存在不平衡的情况。"越南刚刚开放投资的时候,很多投资人选择在南部而不是在北部投资,因为南部更加开放、环境更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南部现在的确资源出现短缺,没有足够的劳动力,也没有太多基础设施的支持。因此,过去十年越南政府大力建设越南北部,投资电力、道路、机场等基础设施。"阮文俊表示,现在北部的条件可能比南部更好,投资人或许可以考虑去北部投资。
"由于孟加拉没有成熟的化工行业作为支撑,生产人造纤维难度较大。政府希望有更多生产人造纤维的工厂投资。"孟加拉国服装制造商及出口商协会副会长Faruque Hassan表示,2016年和2017年,孟加拉纺织服装行业连续出现负增长或无增长。2018年,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孟加拉从中受益,出口服装330亿美元,取得了40%的增长。目前孟加拉是全球第二大服装出口国,但纱线和面料的出口实力还有待提高。
据了解,孟加拉纺织服装行业关注环境保护,希望可以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孟加拉有83家绿色工厂,中国只有40几个。全球前10大表现优秀的工厂有7个在孟加拉进行了投资。欧洲采购商相比美国采购商更加青睐孟加拉。"Faruque Hassan表示。
此外,孟加拉人力资源丰富,目前仍处在人口红利期,72%的人口在40岁以下,64%的人口在30岁以下。但技术工人缺乏,生产效率较低。目前政府开设了时尚纺织大学,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专业技能和时尚的培训。
"印度不仅是重要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也是重要的消费市场。印度同样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特别是在技术工人方面,但是政府非常重视对劳动力的培训。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每天有超过40多公里的新建道路。"印度纺织协会名誉会长Arvind Sinha表示,印度政府对纺织服装行业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给予了减税、较低贷款利率等优惠政策。(刘叶琳)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