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一直狂飙突进的激光电视又创下了销售量同比增长488.09%的惊人增速。其中,海信激光电视销售量同比增长了436.73%,几乎占据80英寸及以上大屏电视市场的近五成。可以说,激光电视的火爆开局为稍显暗淡的彩电市场点亮了一盏明灯。
2月21日,海信、长虹、PPTV携手苏宁易购,在南京启动"2019激光电视客厅焕新行动",面向全国开展以旧换新活动,制定了全年销售10万台激光电视的目标。在行业高速发展的关键节点,以海信为首的三家厂商将手紧紧握在一起,2019年激光电视的普及之役也就此拉开序幕。
上下游联手扩容激光电视市场
此次焕新活动,究其本质就是海信、长虹和PPTV三家激光电视厂商变成合作伙伴拧成一股绳,与渠道商苏宁易购一起加速扩容激光电视市场。此举打通了激光电视产业上下游,实现了制造商和渠道商的协同创新合作,成为这次焕新行动的最大看点。
谈到此次三品牌的合作,海信激光显示公司副总经理王伟认为:"强势品牌联合推广方式更有利于高端产品的普及,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齐心协力更容易把激光电视市场做起来。"
此次海信、长虹和PPTV的合作,将是三大品牌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利共赢的过程。海信是行业带头大哥,一个品牌就撑起了大屏激光电视的半壁江山。中怡康数据显示,2018年海信激光电视在80英寸及以上市场销售量、销售额占有率双双高居第一,销售量占有率高达53.76%。产品覆盖80、88和100英寸三个主流大屏尺寸,既有贴近百姓的高性价比产品,也有高端产品。
好产品要通过好的体验让用户感知,才能充分激发用户的消费需求。2018年,海信80英寸激光电视一上市就引爆了市场,"3米客厅80英寸起步",让更多普通用户体验到激光电视的大屏、真实、舒适护眼等全新感受。
2018年,视像协会推动多站彩电"汰旧换优"行动,海信推出了激光电视免费试用活动,让用户喜爱上了激光电视。
今年1月,海信激光电视率先走进校园,兴建"青少年护眼示范基地",用激光电视改善青少年用眼环境,这个活动受到了学校和家长们的一致欢迎。
针对激光电视品类的推广,此次焕新活动只是苏宁易购的一个开始。苏宁零售集团副总裁范志军表示:"苏宁将在接下来一个月,围绕激光电视开展一系列推广活动,包括大额换新补贴、免费试用、分期购机等。"未来,预计京东、天猫、国美等零售商也将加入进来。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彭健锋十分看好这次焕新活动的合作前景。他坦言:"彩电业要迎接激光电视的春天,因为推广普及激光电视的意义重大。首先,在激光电视市场中国品牌有望引领全球;其次,激光电视有望引领消费者重回客厅;最后,激光电视将带动一个全新的产业体系发展。"
不难预想,助力激光电视市场快速扩容和普及将是此次合作结出的最大硕果。在今年的CES上,LG推出了自己的激光电视产品,正式加入激光电视阵营。随着海信、长虹、PPTV在这一领域的携手发力,相信会有更多品牌跟进,加入到这一前景广阔的市场。
多重利好撬动更大市场
对于激光电视发展前景的一致看好,成为此次三大品牌合作的基础。
2018年,在整体彩电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激光电视却一路高歌,逆势增长,零售量同比增长再创新高,达到483.23%。激光电视在2017年的零售量增幅为162.17%。奥维云网数据显示,激光电视从2015年的仅有千台发展到2017年的7.1万台,预计到2022年,激光电视在中国市场将突破百万台量级。
事实上,激光电视产业一直是国家关注和扶持的重点产业。"十三五"规划等国家重大文件,都将激光显示确定为未来10年我国重点发展的新型显示技术;激光显示(包含激光电视)整机、模组、器件和材料的关键技术研发更是连续3年(2016年至2018年)获科技部国家重点专项的支持。
2019年,国家新一轮家电补贴政策发布,激光电视作为健康、智能的新品类和高能效、高品质的升级家电产品,将成为当前存量电视市场升级换代中率先受益的品类。
内行人看门道。范志军表示:"在当前中国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家庭对70英寸以上超大平板电视的需求快速增长。但我们也注意到,大尺寸液晶、OLED电视价格居高不下,普通消费者只能望而却步。如何在高增长的市场需求与尺寸价格比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激光电视产品给出了经济而完美的解决方案。"
英雄所见略同,彭剑锋也认为,随着5G传输和超高清节目的逐步普及,再加上国家新一轮家电消费刺激政策的不断落地,以激光电视为代表的大屏、超高清、高色域产品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
显然,消费升级、政策红利将成为2019年激光电视撬动更大市场的两大支点。也正因为如此,三大品牌和苏宁联手为激光电视量身定制了此次"2019激光电视客厅焕新行动",信心十足地喊出了全年销售10万台激光电视的小目标。(记者 王伟)
转自:中国电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