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家电行业的崛起,不少家电品牌纷纷将目光投向广阔的海外市场。在中国家电品牌的努力下,像彩电、洗衣机、冰箱等品类家电已有不少中国自主品牌被国际消费者所熟知,打破了日韩品牌长期垄断的格局。
然而,相比较彩电、冰箱等家电品类,大多数的中国空调品牌在国外普遍竞争力都不强。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因为大多数的中国空调在国外是没有品牌的,走“贴牌”的路子,统一是Made in China。没有自主的品牌,自然会导致竞争力不足。
海尔空调创牌打响“中国自主品牌”
在中国空调企业中,对外出口大部分分为“出口创汇”与“出口创牌”两种。其中,走“出口创汇”途径的品牌多数为贴牌进入,少量销售自主品牌。虽然是Made in China,但大部分产品以代工出口,“身份”则变成了外国品牌。虽然这样做能够快速地赚到收益,但是对自身品牌塑造上却是没有一点好处。
而海尔空调选择的则是“出口创牌”这一途径,取得中国家用空调自主品牌出口第一的成绩。在全球最专业、竞争最激烈、集中度最高的欧洲空调市场,海尔空调依旧坚持中国自主品牌出口。据了解,欧洲市场上用户选择一个品牌的空调更多是“依赖”当地的专业渠道——安装工的推荐。在欧洲,70%以上的空调是由安装工推荐购买并安装的,他们安装空调时会考虑安装时间,越便捷越好。针对这一特点,海尔F系列智能空调推出了“易安装”功能。除此之外,海尔空调还在欧洲最大的空调市场——意大利市场推出海尔高端智能空调产品和智能自清洁空调产品,并广受好评,据统计,海尔空调成为当地市场的主流家电品牌,位居中国自主品牌第一。
由于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品质,海尔连续十多年获得欧洲最权威的空调性能认证——EUROVENT认证。根据意大利权威机构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海尔空调在意大利被评为用户最满意的企业之一。
在北美,在今年的美国国际空调、供热及制冷设备展(AHR Expo)上,海尔空调释放出了伊莱克斯在美国空调市场的垄断地位被海尔终结的信号。据统计数据显示,海尔+GE Appliances 空调份额为27.2%,超过伊莱克斯旗下品牌Frigidaire位居第一,份额几乎是第二三名之和,打破近20年的美国空调旧格局。
海尔自进入美国之初,就选择了“先难后易”自主创牌道路。自进入北美市场以来,海尔一直秉承研发、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战略。1999年海尔首次向美国出口空调。同年4月,海尔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建立了当地化的制造基地。此后海尔先后在洛杉矶建立了海尔设计中心;在纽约建立了海尔美国贸易公司;在硅谷成立海尔创新中心;在新泽西等地建立了培训中心。2016年,海尔并购GE Appliances,开始实施双品牌运营战略。
针对北美市场地域跨度大、气候多样的特点,海尔空调专门推出了全气候的空气解决方案。在冬季极寒的美国东北部,海尔空调可实现-30℃超低温制热;在湿热的东南部地区,海尔自清洁空调解决脏空调带来的二次污染。为解决美国窗机噪音大的问题,海尔还推出超静音空调,降噪40%,被用户评为“地球上最安静的空调!”
除了欧洲、北美市场以外,海尔空调智能产品在澳洲、泰国、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中东等多个国外市场都为当地消费者带来舒适、清新、健康的高端空调服务,收获当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原创科技助力高端品牌塑造
培根有一句名言:科学的真正的与合理的目的在于造福于人类生活,用新的发明和财富丰富人类生活。海尔空调的高能效、智能、变频、自清洁等原创科技,都是针对市场上消费者痛点进行研发的。此外,作为中国空调业最早布局自主品牌全球化的企业,海尔空调拥有海尔、GE Appliances、卡萨帝、统帅、AQUA等多空调品牌集群,同时依托全球“10+N”开放研发体系,海尔空调得以快速满足全球用户差异化需求。
通过科技与品牌的融合,海尔空调在全球各地的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在泰国市场,转型高端的海尔空调实现逆势增长,增幅达到25%;在巴基斯坦市场,海尔空调的品牌知名度已达99%,连续11年位居市场第一;在印尼市场位居当地中资品牌第一。
相较于局限于国内市场,沉迷于价格战的中国空调品牌,海尔空调已经走出国门,通过自身的科技实力为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带去了舒适健康的空气服务,获得全球市场的广泛认同。在海外自主创牌不仅让“中国品牌”的名声打响国际,更是丰富了海尔空调的品牌内涵,提升了其品牌竞争力能力。据家电网了解,2018年前8个月,行业出口增幅10%,海尔空调出口增幅是行业的近3倍。随着健康空气全球化布局加深,以自主品牌出口的海尔空调海外高端创牌进入收获期。
在人单合一模式指导下,海尔空调目前已经在全球布局瑞士日内瓦、新西兰奥克兰、中国青岛等三大空气研究中心,进行全球创新和研发。同时,据欧睿国际数据显示,海尔空调位居中国家用空调自主品牌出口第一,这意味在海外销售的中国空调品牌中,每4台有1台是海尔。
转自:人民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