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我国人均纤维消费量不到3公斤,到2017年人均消费量已达到22公斤,是1978年的7倍多。""2016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9.16万元/人,是1978年的44.5倍。"近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召开第四届第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会长孙瑞哲在会上作工作报告时列举了多组数据,反映出我国纺织工业在改革开放40年中所取得的发展成就。
据统计,1978年,中国纤维加工总量276万吨,占全世界的比重不足10%。2017年,纤维加工量已达到5430万吨,是1978年的19.7倍。行业形成了全球最完备的产业链,产品结构也更加多元。服装、家纺、产业用三大终端行业纤维消费比重从1980年的84:11: 5调整至2017年的45.5:27.6:26.9。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始终没有动摇。1978年,纺织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不变价)473.2亿元,占全国工业的12.5%。到2017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8935.6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的5.9%。
孙瑞哲说,行业不断推进全要素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纺织工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自主创新能力、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整体大幅提升,行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仅为21.5亿美元,2017年出口额已经达到2745.1亿美元,是1978年的127.4倍,占全球比重的35.8%,行业对于增加我国外汇发挥了突出作用。1978年,全国货物贸易逆差11.3亿美元,纺织品服装贸易顺差10.3亿美元。2017年,纺织品服装贸易顺差2488.9亿美元,是1978年的241.6倍,占全国货物贸易顺差额的58.9%。
孙瑞哲表示,当前纺织行业利用国际资源的重心已从最初的产品、资本、技术的"引进来"转变为"走出去"。目前,骨干纺织企业通过绿地投资、资本运作等途径积极开展全球产业链布局与跨国资源整合。截至2017年,纺织行业境外投资企业已逾千户,投资存量达88.1亿美元,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美元。随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行业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稳。
目前,我国纺织全产业链整体制造能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纤维材料技术发展迅猛。碳纤维、芳纶等一批纤维自主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纺织制造技术快速进步,开始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转变。场景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广泛渗透,行业新模式、新服务不断涌现。
据孙瑞哲介绍,2018年以来中国纺织工业运行质效持续改善。今年1~8月,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032.8亿元,同比增长4.6%;实现利润总额1791.8亿元,同比增长6.8%。今年1~8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销售利润率为4.7%,较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
孙瑞哲说,未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将致力于建立行业品牌和质量显著优势,增强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认同感与认可度,扩大品牌培育管理体系行业标准宣贯范围,继续开展品牌专业人才培训。通过开展区域品牌试点、品牌大会等活动,孵化区域品牌、国际品牌。围绕"三品"战略,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与创新能力,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记者 何可)
转自:中国质量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