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淇淋产业向“休闲食品+健康零食”复合赛道升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9-04





  咨询机构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日前发布的《2025-2026年中国冰淇淋行业消费趋势监测与案例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冰淇淋行业市场规模达1835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2334亿元。未来,随着行业集中度的逐步提升,传统企业需加速转型,拥抱数字化与创新;新品牌需强化差异化定位,聚焦细分需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需加强协同,方能在激烈竞争中占据先机,实现长期稳健增长。


  增长势头稳定 不同地区消费特征各异


  根据国标《GB/T31114-2014冷冻饮品冰淇淋》和《GB/T31119-2014冷冻饮品雪糕》定义,冰淇淋(icecream)和雪糕(icemilk)均是以饮用水、乳和(或)乳制品、蛋制品、水果制品、豆制品、食糖、食用植物油等的一种或多种为原辅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或)食品营养强化剂的冷冻饮品。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生产工艺的不同,冰淇淋在冻结前后需经过老化与硬化,雪糕只需在冻结前完成成型步骤。


  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我国人均冰淇淋消费量逐年上涨,且始终高于亚太地区的人均消费量。2024年,我国人均冰淇淋消费量达3.3千克,但是与2024年全球约4.8千克的平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分析师认为,我国冰淇淋市场增长势头稳定,拥有较大未被激活的空间,可通过产品、功能、场景创新提升消费潜力。


  2015-2024年,我国冰淇淋行业市场规模始终保持增长态势。2024年,我国冰淇淋行业市场规模为1835亿元,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关口。分析师认为,在休闲食品需求提升、企业产品创新拉动消费以及购买渠道日益便利化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冰淇淋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截至2025年5月,全国冰淇淋相关现存企业41203家,多分布在华东(7401家)、华南(6646家)、东北(6298家)、西南(6248家)地区,这与地区的历史积淀、原料优势、消费需求有关。分析师认为,不同地区的消费者与当地企业在互动中塑造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消费结构,企业需精准把握不同地区的消费特征。


  分层趋势显现 消费需求深度迭代


  数据显示,在2025年8月抖音冰淇淋关联词图谱中,“野人先生”“草莓”“阿诺”,以及“蛋糕”“麦当劳”的相关性及热度指数较高。分析师认为,关联词热度折射出冰淇淋市场分层趋势,如高端现制的野人先生、阿诺手工冰淇淋依托健康与体验引流,麦当劳等平价冰淇淋稳占刚需,而草莓口味与蛋糕形态则成为创新焦点。


  超六成的消费者选购冰淇淋的主要原因为价格合理、品牌知名度高,四成主要原因为包装吸引人、口味好。分析师认为,消费者对冰淇淋价格较为敏感,企业应通过多种手段降低产品价格,或升级产品口味、包装、品牌、口碑等提高产品溢价。


  同时,消费者对冰淇淋品牌的认知度和购买度基本呈正相关。哈根达斯、雀巢、蒙牛等头部品牌,凭借高认知驱动高购买;腰部如八喜、巧乐兹、梦龙等虽有一定认知,但购买度低于预期。分析师认为,腰部企业需要进一步挖掘认知与购买之间出现的断层,小众品牌应抓住自身特色、突破现有认知圈层。


  此外,冰淇淋销售渠道高度集中于线下,占比约74.6%,反映出即时消费属性对渠道布局的核心影响。传统连锁超市(43.1%)和连锁便利店(37.3%)的强势地位,凸显了消费者对便捷性、场景化购买的依赖。分析师认为,冰淇淋企业需强化线下渠道精细运营,同时借力数字化销售渠道拓展消费场景,推动“去季节化”转型。


  分析师认为,我国冰淇淋行业正从“传统消暑冷饮”向“休闲食品+健康零食”的复合赛道升级,核心驱动在于消费需求的深度迭代,核心人群对健康化、个性化、场景化的需求日益凸显。只有那些能把握消费趋势、推动创新、强化核心能力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长期发展。(罗晨)


  转自: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