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降度”引行业变局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7-22





  今年以来,白酒行业掀起了一股“低度化”风潮。日前,记者走访终端市场时了解到,消费者对于低度酒的需求度正在不断提升。从高度到低度,白酒行业的这场“降度革命”既是应对市场变化的主动求变,也是挖掘新增量的战略布局。


  业内人士表示,低度化是白酒行业适应年轻消费群体和健康化趋势的重要尝试,或将成为行业新增长点。未来,酒企推出的低度酒产品能否在品质、营销和消费习惯上实现突破,将决定其能否真正站稳脚跟。


  酒企集中“降度”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重视度不断提升,低度白酒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企业也在不断创新,以此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记者在走访终端市场时了解到,消费者对于低度酒的青睐度逐渐提升。某烟酒店老板表示,相较于高度白酒,低度酒的动销更好。高度白酒在节庆前动销相对较好,而日常消费者购买低度酒的频率、人数都相对较高。


  因此,在面对市场需求变化时,诸多酒企相继“降度”。


  今年下半年,五粮液预计推出29度“五粮液·一见倾心”等低度酒新品。“公司全力推进产品年轻化,降低酒精度数,外观设计融入潮流元素,下半年将推出契合年轻人口味和审美的产品。”五粮液副总经理王源培表示。


  酒鬼酒在近日举办的股东大会上宣布,已分步启动低端、低度、小酒“两低一小”的产品战略。在低度产品上,已经开展了33度、28度、21度、18度等产品研发准备,在小酒产品上全力推动口感培育。


  据记者不完全梳理,目前贵州茅台、泸州老窖、山西汾酒、水井坊等白酒企业都在纷纷打造低度酒产品,通过产品创新、场景创新等方式抢占年轻消费群体份额。


  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表示,从白酒企业相继“降度”可以看出,一方面,传统酒类消费需求疲软,低度酒可以形成结构性的价格区间下移;另一方面,年轻消费者是酒企关注的潜在主力消费群体,而年轻人对低度酒更加偏好。


  开拓增量市场 满足对利口、健康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白酒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白酒营销专家蔡学飞表示,白酒企业“降度”,根本上是消费者需求与饮酒习惯改变所导致。总体来说,低度酒的利口性、舒适性与健康性相对更好,并且饮用方式多元,符合目前个性化、多元化的饮酒趋势。


  白酒分析师胡宝利指出,白酒“降度”是旧话重提,低度白酒今年尤其火反映出当前白酒行业消费场景、消费渠道的巨大变化,酒企再推低度酒是为了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开拓新的增长点。


  “对于头部酒企来说,低度酒与现有产品结构及渠道都有一定的互补性,满足了消费者自饮、朋友聚会等差异化饮酒需求,可以为企业开辟新的销售增量市场,同时低度酒饮酒门槛比较低,有利于年轻消费群体对于白酒的口感培育以及品牌心智培养,因此成为许多酒企在存量挤压市场现状下寻找新增量的重要方向。”胡宝利如是说。


  蔡学飞表示,从品类角度来看,随着中国酒类消费向个性化发展,市场也趋向多元化发展。低度酒拥有利口化、健康化等特点,符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同时,低度酒的饮酒门槛相对比较低,满足了消费者多元场景化的饮酒需求,特别是有利于年轻消费群体对于白酒的口感培育以及品牌心智占位。


  近年来,低度白酒市场占比快速攀升,2020年后加速增长。数据显示,低度白酒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约200亿元增至2024年的约57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74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


  低度白酒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背后,是潜在年轻酒饮人群数量的增长。据中国酒业协会统计,年轻人已占白酒消费的34%。里斯咨询发布的《年轻人的酒——中国酒类品类创新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潜在年轻酒饮人群高达4.9亿,年轻人酒饮市场规模达4000亿元。


  洋河股份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公司一直注意监测市场变化,注重消费者反馈,对线上渠道产品设计理念、外观、酒体方面均进行了适应性调整。近年来,公司也加强了有关年轻化运营的工作。


  沈萌分析认为,酒精浓度低是年轻消费者饮用白酒的诉求之一。与此同时,酒企相继布局低度酒市场的背后,是市场整体消费需求出现变化后,企业对此做出的结构性调整。


  在技术、场景与情感价值等维度构建壁垒


  纵观近年来白酒市场不难发现,酒企为俘获年轻消费者可谓是花样频出。但从最终的市场反馈来看,白酒企业对于年轻化布局的道路仍在探索之中。


  记者注意到,当前,低度酒市场已出现了大批包装时尚、口味甜腻的网红品牌。这些产品普遍采用“果味+气泡”的模式化配方,市场同质化严重,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包装难以分辨差异。“这种酒能‘红一时’而不能‘红一世’,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会被消费者用‘脚’投票。”胡宝利表示。


  沈萌表示,低酒精度是年轻消费者的偏好,但不意味着低度就一定会有年轻消费者买单。企业仍需要从更多角度关注年轻消费者饮酒的行为偏好。


  从市场来看,部分低度酒产品的创新多停留在酒精度下调层面,缺乏风味、场景及文化的深度重构,同质化现象显著。


  有业内人士指出,低度化不应该只是白酒企业品牌年轻化的表层策略,而是要以消费者为中心,在技术、场景与情感价值等维度构建壁垒。未来若在低度酒赛道缺乏差异化表现,可能难以突破同质化困局。 


  转自:北京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