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未来食品迎接食品产业未来 国内首个新蛋白食品科技创新基地落地北京丰台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1-20





  以细胞培育肉为原料加工研发的宫保鸡丁、雪花牛排、汉堡,以微生物蛋白为原料开发的老北京干炸丸子、干煸牛肉、腐乳肉、蛋白棒,以植物蛋白为原料加工的素肉脆、素肉脯……1月11日,在北京市丰台区举办“遇见丰台·众汇京彩”新蛋白食品科技创新发展研讨会创新发布活动上,展示的这些已经或正在落地的琳琅满目的新蛋白食品,作为未来食品的代表产品,生动体现了我国食品科技领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度”。


  此次研讨会以“智造万物 创享未来”为主题,由北京市丰台区政府、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农食品集团”)主办,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丰台区和义街道办事处共同承办。研讨会上,主办方宣布国内首个新蛋白食品科技创新基地——中国肉类食品研究中心新蛋白食品科技创新基地建成启用,并发布新蛋白食品技术创新成果。同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技术创新中心(动物替代蛋白)揭牌。


  培育首都农业食品新质生产力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有序发展全基因组选择、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等生物育种技术,着力提升良种培育、生产加工、推广应用等能力,加快构建商业化育种创新体系。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以细胞培育肉、植物蛋白肉为代表的新蛋白肉类产品市场需求正在逐渐增加。在这一背景下,新蛋白肉类科技变革正在悄然兴起。为抢占未来食品赛道发展先机,北京市丰台区政府与首农食品集团政企联动,合力打造未来食品特色产业集群。首农发展创新科技产业园作为南中轴的科技创新“新引擎”和丰台区未来食品产业承载区,正瞄准“培育首都农业食品新质生产力”目标,打造未来食品产业“策源地”和“样板区”。


  研讨会现场,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新蛋白食品科技创新基地(简称“新蛋白食品科技创新基地”)举行启用仪式。该基地的启用,填补了国内细胞培育肉工业化生产示范的空白。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赵燕介绍,该基地于2024年4月启动建设,总投资近8000万元,是丰台区2024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项目,旨在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细胞培育肉、微生物蛋白的科技创新基地。该基地主要围绕生物制造前沿技术方向,重点在细胞工程、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开展变革性、颠覆性、突破性技术研究,推进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构建产业创新生态。


  “新蛋白食品科技创新基地将助力完成实验室成果向工程化和工业化转化落地,为细胞培育肉的商业化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丰台区委常委、副区长崔旭龙表示,新蛋白食品科技创新基地是丰台区抢占新赛道、发展新产业的重要“落子”,对支撑首都“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家生物经济和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和提升国家食物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期间,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参观了位于首农发展创新科技产业园9号楼的中国肉类食品研究中心新蛋白食品科技创新基地。这座曾经的红砖老厂房摇身一变成了新蛋白食品科技创新基地。


  在一楼的展厅里,记者看到,大屏幕上显示的围绕细胞高密度低成本培养技术、微生物蛋白高效生物制造未来技术的树状图,勾勒出未来食品创制的蓝图。在展厅内,展示的微生物蛋白粉、细胞培育肉——“雪花牛排”等产品,受到了前来参观的专家和企业代表的关注。在细胞研发区,有的研发人员正在实验室里专注地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有的则在生物反应器前进行操作,有的则在交流探讨。该基地作为我国替代蛋白领域首个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将助力新蛋白食品完成实验室成果向工程化和工业化转化落地,为未来食品产业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据了解,新蛋白食品科技创新基地搭建了细胞培育肉、微生物蛋白创新研发平台及新蛋白食品化创新研发平台,并配备完善的配套实验室,规划建设2条单体2000升细胞培养中试线以及3条单体2000升和5000升的微生物蛋白中试线。目前,该基地已建成细胞培育肉单体200升生产线以及微生物蛋白单体2000升生产线,具备了集基础理论研究、前沿技术攻关、中试放大等功能为一体的研发能力,在灵活性与实用性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政企研联动打造未来食品发展高地


  在食品产业革新的浪潮之下,为抢占未来食品赛道发展先机,北京市丰台区政府与首农食品集团政企联动,高位谋划合作蓝图,整合双方资源优势,力求发挥出“1+1>2”的协同效应,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展,合力打造未来食品特色产业集群。


  据了解,丰台区率先抢占生物制造产业未来食品细分赛道,一批批规划正在从蓝图走向现实。2024年5月,丰台区发布《支持未来食品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措施》),旨在集成资源、培育生态,让新质生产力在丰台积蓄成势,推动食品工业加速发展。作为北京南中轴的科技创新“新引擎”和丰台区未来食品产业承载区,“华丽转身”后的首农发展创新科技产业园,正瞄准“培育首都农业食品新质生产力”这一目标,打造丰台区未来食品产业“策源地”和“样板区”。


  首农食品集团凭借其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丰富的产业要素,已在新蛋白食品领域进行前瞻性布局。其下属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在细胞种子资源库构建、体外大规模扩增培养、细胞的定向分化与诱导生肌、细胞肉食品化加工及质量安全控制等技术领域处于国内乃至国际行业领先水平,且具备成熟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条件。作为“农业中关村”的重要参建方,首农发展创新科技产业园充分发挥创新型平台企业作用,为新蛋白食品科技创新基地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沃土。


  “首农食品集团下属的食品产业链企业和空间载体坐落于丰台,产业链供应链支撑力强,吸引了一批从事食品技术开发、检验检测的专业机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有助于推动未来食品产业的上下游协同发展。”研讨会现场,首农食品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袁浩宗表示,作为北京大型国有农业食品企业,集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高核心功能,在种牛、种猪、种鸡、种鸭等畜禽育种领域及细胞培育肉等合成生物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效,将持续加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集团科技、产业、品牌和市场优势,不断推动实验室成果向工程化、工业化转化落地。


  “首农食品集团等龙头企业在区内有大量的产业空间,聚集了一大批产业链企业和服务机构。未来,我们将全力优化营商环境,精准细致做好企业全流程服务,以落实‘丰台区营商环境十二条’为抓手,强化政府侧、市场侧、社会侧三侧协同发力,为企业打造更加宽松、更加有利的创新发展环境。”崔旭龙表示,丰台区将积极助力企业激发科技创新内生动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全力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发展新模式,打造南中轴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劲“新引擎”。


  “北京市积极推进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创新,加快市级创新资源统筹,加大在细胞培养肉工业化示范、功能食品核心原料制造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现场,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连武表示,未来将进一步调动首都发挥科技、教育、人才力量,支持优势科研团队围绕细胞工厂、合成生物技术等,强化技术源头供给,加大对生物制造领域的支持,培育未来产业,持续催生更多新质生产力。


  细胞培育肉工业化生产技术等成果亮相


  未来食品的发展趋势是风味和健康双导向。风味是食品的灵魂,也是食品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提升和改善食品风味,是食品研发的重点。研讨会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谢剑平作题为“风味科学的研究内涵与前沿挑战”的主题报告。谢剑平指出,风味是食品感知的主要内容,也是人类感官效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情感、认知以及行为取向等具有深远影响。风味科学的发展,不但对基础科学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提高风味相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未来食品迎接未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表示,合成生物制造是全球科技竞争的热点,也是全球食品产业变革发展的竞争高地。新蛋白食品科技创新,是当前应对全球资源短缺、食品有效供给与安全保障、营养与健康改善需求持续增长等问题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为健康中国的食物框架增加新的品类,助推我国食品工业从规模效益向健康安全的转型与提升。目前,我国新蛋白食品产业的发展仍处于培育期,其中我国对细胞培养肉的研究在高点启动。国内科学家在这一领域的深耕与集结,将实现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全球竞争中从“跟跑”到“并跑”的成功跨越。


  研讨会现场,发布了细胞培育肉工业化生产技术、航天育种酵母蛋白高效合成技术原创核心技术成果。“未来食品是指基于合成生物等前沿颠覆性技术,以细胞培育、微生物蛋白等方式制造肉类或替代肉类蛋白的食品,具有高效、环保、安全、可持续等特点以及战略性、先导性、高成长性等特征。主要包括利用生物技术、纳米技术、3D打印技术等先进手段来生产、加工和制造食品。”在细胞培育肉工业化生产技术等成果发布环节,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李莹莹介绍,通过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细胞培育肉、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替代蛋白等都属于未来食品的范畴,这些食品往往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更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更个性化的消费体验。(记者 王薇)


  转自:中国食品报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