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信心 挖潜力 轻工外贸创新提质谋突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1-17





  2024年,中国轻工外贸行业迎难而上、克难攻坚,实现了进出口的规模稳定、质量提升。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贸形势,轻工外贸要如何应对化解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稳固增强外贸发展的向好态势?1月7日至9日,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在北京举办2025年中国轻工外贸发展年会,与会者聚焦行业重点和热点,为轻工外贸发展问诊把脉,助力轻工外贸企业更好地研判形势、把握政策、谋划布局。


  质稳量升 发展韧性强


  2024年前11个月,中国轻工产品进出口总值达10632.2亿美元,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8020.7亿美元,同比增长2.5%;进口2611.5亿美元,同比增长2%,中国轻工产品进出口实现了稳中有升。


  轻工商会会长王忠奇表示,2024年是环境多变、压力加大、困难增多的一年。一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围绕商务中心工作,轻工外贸行业勠力同心、开拓进取、创新拼搏,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培育新动能、拓展新渠道、稳固提升优势,轻工外贸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新的一年,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主要市场增长动能减弱,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轻工外贸行业的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和困难。同时也应该看到,轻工行业具备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充满活力的经营主体,加之国家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的叠加发力、新质生产力在行业内的不断发展,必将为轻工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王忠奇表示,商会将积极动员行业力量,整合行业资源,引领行业融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用好用活用足国家稳外贸政策措施,突出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加快推动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行业以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行业引领能力和企业竞争实力,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行业力量。


  轻工行业是中国重要的民生产业、传统支柱产业和传统的优势产业。轻工产品对外贸易额在中国外贸总额中的占比超过10%。近年来,商务部一直高度重视、积极支持轻工行业的贸易发展。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邢颖娜表示,2025年,相关部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指示精神,持续释放外贸"1+N"政策效能,抓好已经出台政策的落实,加强政策的研究储备,加大出口、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助力轻工外贸高质量发展。


  向新提质 勇拓新空间


  提升轻工外贸发展的韧性,激活轻工外贸增长新动能,不断拓展轻工外贸发展新空间,离不开对全球经贸形势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研判。年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国际国内经贸形势、人民币汇率走势及企业合规经营等业界关切展开交流。


  世界百年变局在加速演进,世界进入动荡变化期。从全球贸易增速与全球GDP增速的比值判断,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存量博弈时代。同时,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贸易摩擦增多,地缘政治风险的上升抬高了贸易中断风险;美西方推行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单边制裁,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并推动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经济室主任罗振兴表示,在此背景下,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都是中国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布局的重点谋划。


  针对外贸企业涉税合规问题,中国税务报社社长付树林建议企业尊崇税法,强化合规意识。学习税法,增强合规能力,关注国内的环保税和出口退税调整,以及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税制改革动态,有境外投资业务的企业要关注中国签订的国际税收协定以及"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等国际税收合作动态。遵守税法,提升合规水平,重视税务风险识别和管理。用好税法,维护合法权益,税收优惠应享尽享、纳税便利应用尽用、税收权益应维尽维。


  对于未来的发展,轻工商会副会长陈江峰呼吁轻工外贸企业更加注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夯实轻工产品制造的基础;更加注重绿色贸易的发展,在轻工商会积极推动构建轻工绿色贸易发展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借助轻工绿色贸易促进平台的作用,不断培育壮大轻工绿色发展新动能;更加注重贸易新业态、市场多元化和双循环发展,积极拓展跨境电商新渠道,积极开拓共建"一带一路"、RCEP成员国等市场,积极把握扩消费机遇;更加注重参与和推动轻工类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发展,加强公共服务,助推基地不断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引导中国轻工产品不断迈向中高端,在推动轻工外贸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记者 汤莉)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