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产业链英才何处寻?产教融合打通校企合作之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1-14





  随着中国香水市场的迅速崛起,香水已逐渐从小众品类转变为大众化消费品。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香水市场规模已突破百亿元大关并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市场的快速增长催生了巨大的专业人才需求,然而,香水产业链的人才培养却显得“供不应求”。


  如何培养出既精通科学技术又具备市场敏锐度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已成为支撑香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香水产业链涵盖香料种植、调配生产、包装设计、市场销售等多个环节。目前,国内香水市场的消费需求持续攀升,每一个环节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都极为旺盛。然而,相关人才培养却远远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一些国际化妆品品牌如香奈儿、迪奥等纷纷在中国设立生产线和研发基地,布局生产链条。在技术研发和高端人才方面,国外企业仍占据垄断地位。国内企业在这一领域难以形成有效竞争力,尤其是核心技术人才调香师的培养和引进更是面临挑战。


  “调香师的成长需要时间沉淀。”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国际化妆品学院院长张婉萍指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是我国最早系统培养香料香精及化妆品技术人才的学府,也是国内唯一系统开设调香课程的学府。该校培养了我国80%的香料香精及化妆品行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并研发孵化了我国50%的香料香精及化妆品产业化技术,被誉为“中国调香师的摇篮”和“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


  “调香师最值钱的是鼻子。”张婉萍强调。据记者了解,一名合格的调香师至少要能清晰分辨出1200多种香型,闻香识味是他们的基本功。除此之外,调香师还需要掌握仿香和创香的技能。这些基础技能通常会在学生在院校接受系统培训时逐步深入学习和掌握。


  但仅接受专业教育对于成为一名优秀的调香师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调香师不仅需要掌握精细化学与香料学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深入了解嗅觉心理学、市场营销和品牌文化,甚至要对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偏好与习惯有深入的了解。例如,在法国格拉斯高等香水学院等国际知名院校,学生不仅要在实验室完成规定的香料配比实验,还需要到香水品牌或香料公司进行实习,亲身体验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完整过程。


  调香师的培养堪称“十年磨一剑”,需要经历系统化学习与市场实践的双重磨砺。“我们学校每年都会培养大量的香料香精专业人才,但香料香精行业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并不是说本科一毕业就具备了调香的能力,还需要在工作岗位上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张婉萍指出。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香化协会”)负责人也告诉记者,调香师的工作要求高度的专业化,并需要积累丰富的从业经验,其培养途径也相对特殊。目前,调香师的培养主要包括家族或师徒传承、国内外院校的系统培训以及各种短期培训。


  “但是目前问题在哪里呢?就是产业还不够完善,没有足够多的香料香精企业来支撑,人才其实没有合适的土壤可以成长。因此,尽管我们学校每年都培养大量的香料香精专业人才,但最终真正进入香料香精行业的比例其实并不高。”张婉萍告诉记者。 此前,国内从业者大多选择海外培训来提升技能。“过去,我们不得不前往法国或瑞士参加培训,不仅周期长,而且费用高昂。”一位国内资深调香师坦言。如今,随着中国香水产业的迅速崛起,国内“逐步完善香水人才培养体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人才依产而聚,产业因才而兴。为破解供需失衡的难题,一方面,许多国内高校纷纷与企业携手合作,通过建立实习基地、开设紧贴行业需求的课程等形式,打通了从学校到企业的学习路径,构建了人才培养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使学生提前了解行业需求,积累实际经验。


  另一方面,行业协会正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并投入更多资源。例如,中国香化协会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了调香师职业技能培训。“培训紧密围绕调香师行业的实际需求,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专业课程,特邀请了多位香料香精行业重量级专家授课,帮助学员全面了解日用香精、食用香精、烟用香精的知识。培训内容涵盖香料制备、香精调配技巧、香气分析原理及行业法律法规等多个维度,旨在解决学员在香料生产和香精调配中实际遇到的疑难问题,为他们提供新思路和解决办法。”中国香化协会负责人如是说。


  除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中国香化协会还组织职业技能大赛,以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力。同时,协会还举办了香料香精行业科学技术大会和化妆品行业科学技术大会,以及中国香料高质量发展论坛等活动,助力科技创新。此外,中国香化协会在建设职业技能标准和培育行业培训基地等方面也积极作为。相应的行业组织也正在强化平台建设,为人才培养出力担责,如上海香料研究所有限公司、全国轻工业香精香料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机构联合举办了香氛美学调香系列课程等。这些课程涵盖了香水的基本入门知识、气味心理、闻香训练、艺术创香等内容,为学员提供了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机会。(记者 赵 曦 唐 瑞)


  转自:消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