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版图扩张 中低端产品扩产 调整到位后,酱酒将继续出发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2-06





  在经历前几年的狂热后,今年,高中低端酱香型白酒产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价,市场已步入理性发展阶段。目前,酱香型白酒的消费地域正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并喜爱酱香型白酒。在贵州茅台的带动下,高端酱香型白酒在全国范围内的市场份额持续增长。同时,中低端酱香型白酒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增加,一些企业开始推出价格更为亲民的产品,以吸引更广泛的消费群体。业内人士表示,尽管酱香型白酒行业正经历调整期,但其发展前景依然被广泛看好。无论是消费地域的扩张,还是中低端市场的兴起,这一切都在为酱香型白酒行业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行业进入理性发展阶段


  贵州黔酒股份副董事长万兴贵表示,整个酒业都进入了调整期,酱香型白酒自然也不例外。酱香型白酒总量虽然仍在继续增长,但不少中高端酱香型白酒产品的价格“倒挂”,这也被认为是行业“挤泡沫”。


  湖北省酒文化专业委员会(社科联)专家组组长赵义祥分析认为,拉长时间看,酱香型白酒行业的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2011—2021年为上半场,主要特点是产能紧张,品牌型企业、基酒型企业和作坊型企业均快速发展;2022—2027年为中场,主要特征为品牌型企业收割非品牌型企业市场份额,大型企业收割中小型企业市场份额,企业数量快速减少,品牌阵营逐渐明朗;2027年以后,酱香型白酒行业发展将进入下半场,企业数量急剧减少,整体产能过剩,头部企业竞争加剧。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以销量来衡量市场份额,酱香型白酒目前在整个白酒市场上的占比并不算太高。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其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将来有可能成为第一品类。


  “酱香型白酒当前仍是一个非常好的赛道。”酒仙集团董事长郝鸿峰表示,此前几年,因为野蛮增长,很多酱香型白酒企业变得不接地气,产品价格虚高。“近几年,酱香型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等调整到位后,酱香型白酒行业就会继续出发,未来,行业向上走和增长的空间仍然很大。”


  业内人士认为,总体来看,尽管酱香型白酒行业正在经历调整期,但其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可观。


  消费版图进一步重塑


  目前,浓香型白酒在国内市场仍占据“半壁江山”,而得益于贵州茅台的带动,酱香型白酒近年来的消费氛围愈发浓厚,同时,酱香型白酒的消费地域也在不断扩大,除了传统的山东、河南等地,新兴市场如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销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


  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消费版图的重塑,一方面源于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另一方面得益于酱香型白酒自身的独特魅力。随着消费者对酱香型白酒的认知日渐深入,他们开始尝试并愿意为这一品类付出更多。


  华润啤酒的中高端产品“摘要”在全国化扩张中,已进入包括山东、河南、江苏、福建、广东等多个省份,不仅如此,东北和西北市场的发展也表现出较强的增长潜力。这一变化不仅说明了酱香型白酒的影响力在不断提升,也表明了消费者对优质酒品的偏好和认可在加深。


  钓鱼台国宾酒业销售人员表示,虽然公司产品定位更偏中高端,核心产品市场零售价超过千元,但在山东、广东等省份市场销售情况仍然较好。


  酱香型白酒市场的全国化进程正处于快速推进之中。业内人士表示,通过线上线下的多渠道营销,更多的消费者接触到了酱香型白酒产品,这使得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同时,酱香型白酒企业在产品品质提升上不断增加投入,产品的整体认知度和品牌形象也在不断提升。


  大众消费日益受重视


  随着市场的变化,中低端酱香型白酒产品逐渐成为众多企业的战略重点。为此,不少酒企开始着重布局中低端市场。业内人士认为,中低端产品的扩产是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贵州省仁怀市酒业协会副秘书长杨必刚表示,这几年,白酒市场整体下滑,市场上的高端产品有所减少,但低端酱香型白酒产品的量有一定增长。


  不仅是低价位段,中价位段酱香型白酒产品的发展也被看好。国台酒业副总经理蒋默脉认为,一方面,未来行业需要更好地满足大众消费,所以100—300元白酒的产量和产能需要提升。另一方面,由于高端的优质酒产量有限,未来大量白酒产品还是会集中在这一价格区间。“每个企业都会重视这一价位段。”


  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使得中低端酱香型白酒产品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随着消费者对酱香型白酒认知的加深,许多人开始愿意尝试不同价位和口感的酱香型白酒产品。此外,消费者对性价比的重视,也使得酒企在制定价格策略时更加灵活。


  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消费版图的扩张,还是中低端产品的兴起,这一切都在为酱香型白酒行业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酱香型白酒企业需积极应对变化,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转自: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