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三大消费热点 长丝织造业向“新”求“质”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7-30





  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国货潮品、运动健康、绿色生态等新兴消费热点的延伸,将为长丝织物的应用拓展提供更多空间。


  我国长丝织造产业当下发展势头正好。


  近年来,我国长丝织造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日益显著,绿色发展理念走深走实,发展内生动力不断积聚,正在稳步发展壮大。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端小平表示,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升级,我国化纤长丝织物的强大生产能力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在国际市场也具有显著的竞争力,这种进步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种类多样化以及对全球市场趋势的引领上。


  机遇与挑战并存


  “实际上,消费主体多元化、消费目的多样化、消费潮流多亮点已经成为国内外消费新趋势。华珊认为,纺织行业要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七项行动为指南,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当前,我国纺织行业发展基本面稳、创新能力强、全球化水平高,具有很强的抗风险韧性,国内外市场平稳恢复,产销形势回升向好,发展预期有所改善,但向好基础仍待巩固。


  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华珊介绍,2024年以来,我国纺织行业生产形势稳中有升,企业效益水平持续改善,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均实现恢复性增长。


  面对国内外市场环境,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国内市场方面,庞大的国内市场规模及持续升级的市场需求,将继续支撑行业发展;多层次的消费需求需要多样化的产品供给;新消费趋势和消费特点需要供给侧精准匹配;我国纺织纤维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在国际市场方面,全球经济将在高通胀和频繁动荡的情况下低速复苏,全球纤维消费增速也将持续放缓;国际纺织品服装出口竞争格局不断调整;欧美近地化、友岸化采购倾向日渐明显。


  实际上,消费主体多元化、消费目的多样化、消费潮流多亮点已经成为国内外消费新趋势。华珊认为,纺织行业要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七项行动(推动行业进步的纺织科技创新、突出文化引领的纺织时尚升级、践行纺织绿色制造和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协调联动的纺织区域融通发展、推进双循环的国际化供应链提升、促进数字经济与纺织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支撑现代化发展的纺织人力资源建设)为指南,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其中,纺织新质生产力是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应重点培育科技新质生产力、文化新质生产力和绿色新质生产力。”纺织行业创新需要关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华珊说。


  教育部高性能纤维及制品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王华平分析,目前,我国纺织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高性能纤维进入技术与产业、应用与市场协同发展阶段;二是通用纤维发展产能承压加剧、市场波动加大;三是生物基合成纤维技术迭代加快,受到资本与品牌关注;四是循环再利用纤维发展进入专业化分化期;五是前沿纤维产业孵化进程加快;六是功能纤维平稳发展,进入突破”瓶颈“期;七是应用发展切入新赛道;八是军民两用不可或缺中创新发展。


  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家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付少海认为,随着纺织应用空间的不断拓展,今后新型纺织产业将朝着”纺织+学科“的方向呈多元化发展,更加功能化、智能化、舒适化、绿色化。因此,聚酯着色应加强聚酯纤维原液着色技术、零废水排放染色技术,短流程染色技术、数字喷墨印花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新”“质”融合发展特点明显


  我国长丝织造企业要向“新”提“质”,继续深入产品研发,包括要继续坚持交织物的开发,做好非氨纶弹力织物开发,推进新型功能类面料的开发和迭代,深入材料源头,增加开发新动能。


  2024年以来,我国长丝织造行业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前4个月,我国化纤织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均实现两位数的较快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1%,增速较2023年同期加快12.3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增加25.9%,增速较2023年同期大幅回升69个百分点。


  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王加毅表示,2023年我国长丝织造行业运行之所以能够取得“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主要是因为近年来长丝织物的功能性、差异化不断突破,产品质量持续提升,为消费者提供了高品质、高性能、高环保性的优质供给,深受消费者喜爱。特别是上下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创造了更多可能。


  当前,我国长丝织造产品全面升级,“新”“质”融合发展特点明显。一是原料深度赋能产品创新;二是染整技术延伸产品创新边界;三是“国风”中式与新产品深度融合;四是绿色低碳深入面料研发。“面对行业竞争和消费升级,我国长丝织造企业逐步调整发展方向,布局高质量发展赛道,致力于高端化、差异化、特色化产品研发和生产。总的来看,企业产品创新意识持续提升,研发执行力不断加强,创新水平快速提高,优质新品不断涌现,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动力十足。”王加毅说。


  值得注意的是,化纤长丝织物的产品创新高度依赖于原料、织造、印染后整理、服装设计与加工以及销售与服务等各环节的优势整合与协同合作。王加毅分析,单一企业受资金和能力限制,难以以一己之力布局全产业链,长丝织造行业要建立全链条的产业联盟,实现上下游协同创新。长丝织造企业要作为“链主”,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助力产品研发,并尝试建立以资本为纽带的产业联盟。同时,新兴产业集群要持续紧抓产品创新,要对引进企业加强产品考核,对已入驻企业要加强培育和引导,逐步提升集群产业管理者专业素养。


  2023年,我国长丝织造行业聚焦创新,谋“新”重“质”,在产品研发上取得明显进步。王加毅表示,我国长丝织造企业要向“新”提“质”,继续深入产品研发,包括要继续坚持交织物的开发,做好非氨纶弹力织物开发,推进新型功能类面料的开发和迭代,深入材料源头,增加开发新动能。同时,要探索新模式,积极向服务型制造转型,通过创新优化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发展模式,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从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有利于延伸和提升价值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针对“国风”会不会持久的问题,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奥运服饰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贺阳给出了答案:会。在题为“古韵新潮,国风绽放--国风面料的古今叙事”的报告中,贺阳表示,“国风”代表的是国家形象,现阶段大众对“国风”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展现的是新一代年轻人记忆深处传统文化基因的觉醒,是国人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以此为基础,优质国风产品创新成果显著。目前,我国纹样提取、再设计的主要来源途径包括博物馆展览、网站,图书、画册、古玩交易等实物、图像、文献等资料,这就要求设计师和研究者更深入地研究传统和民族的服饰文化,探索历史渊源和未来走向,设计出更好的产品,让“国风”在发展变化中以新的面貌被理解和接受。


  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


  新材料的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企业要深刻理解该问题的重要性,逐步实现自我“从零到一”的过程。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纺织企业要坚定发展信心。在“双碳”背景下,发展绿色新质生产力是提升企业降本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端小平认为,以新质生产力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行业要重视科技创新,面向重大需求加强关键技术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企业为主导提高成果转化水平;二是当前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纺织企业要在加大内循环的同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深化国际经贸关系,从而不断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三是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促进发展和谐永续,开发利用环保材料,加快绿色新产品开发步伐,推广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实现生产过程集约化、清洁化和智能化;四是纺织企业要瞄准细分市场需求,抢抓进口替代机遇,研发纺机产品、高性能纤维,投资储能和绿电项目,不断延伸产品应用范围,向国防军工、汽车工业和大家居等产业延展。


  新材料的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企业要深刻理解该问题的重要性,逐步实现自我“从零到一”的过程。王华平表示,“大纤维+”关系到纤维与人类、纤维与生态环境、纤维与新兴产业的关系。因此,企业应关注三方面:一是定制化产品,满足应用与消费者多元化需求;二是践行低碳、绿色、环保理念;三是支撑先进制造,拓展新领域。


  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国货潮品、运动健康、绿色生态等新兴消费热点的延伸,为长丝织物的应用拓展提供了更多空间。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高级研究员沈婉瑜认为。


  据介绍,本季流行趋势主题为探&寻,意为共同“探”生态之道,“寻”内心声音。在探&寻总主题下,又衍生了智·愈、绿·动、中·合三个系列。其中,智·愈系列展现出真实与虚拟交织的双重特性。设计在产品功能性、价值属性与美学之间寻求平衡;绿·动系列的重点是环保可再生材料、循环利用技术、旧物再造设计,体现了亲近自然的需求和为环保助力的双重期待;中·合系列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设计交融,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需求结合,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基础上,展现出风格融汇的创意与活力。


  名词解释:长丝织造是以化学纤维长丝织制丝织物的工艺过程。尤指合成纤维长丝织物的织制。(记者 孟凡君)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