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服装业合作呈四个特点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6-24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经济研究院撰写发布的《中国与“一带一路”服装产业链合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认为,我国服装业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的贸易投资合作,助力我国服装行业在制造成本高企、贸易环境严峻的形势下实现综合运转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稳步提升,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也依托服装加工业步入工业化发展快车道。报告认为,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的服装产业链贸易与投资合作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服装出口竞争力保持稳定。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服装出口额近十年来有所波动,但整体保持高位,为活跃当地消费市场、促进民生改善提供重要物质支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消费潜力稳步释放。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已经成为我国服装行业重要的海外销售市场。在产品结构方面,机织服装是我国服装产业链的优势产品,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由于国内制造成本提升,且针织服装本身是很多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服装行业的核心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针织服装出口规模总体缩减,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额也有所下降。主要出口市场中,吉尔吉斯斯坦近年来已成为中亚地区最重要的服装商品集散地。


  服装进口规模显著扩大。21世纪以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内需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我国积极扩大市场开放,与有关国家分享我国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消费升级机遇,通过降低部分消费品关税、简化进口通关手续等多种措施拓宽终端消费品进口渠道,以市场为链接促进与共建“一带一路”各国经济融合。作为重要的终端消费品,近年来我国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服装进口实现平稳增长,为相关国家纺织产业升级发展,以及强化与我国的纺织供应链合作提供重要市场机遇。


  服装产业链配套产品贸易更加活跃。近年来,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服装加工业实现较好发展,对面辅料的进口需求增加,带动纺织面料(织物)成为我国纺织全产业链的出口新增长点。由于东南亚、南亚等地区是近年来承接发展纺织产业的重点区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纺织织物出口增长尤为明显。随着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以服装加工为中心延伸发展纺织产业链,其对上游纺织配套产品的需求也有所增多,我国纱线出口稳步增长,化学纤维出口潜力逐步显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充分发挥资源与产业优势,为我国服装产业链提供了对应需求的多种原辅料产品,成为我国服装产业链的重要合作方。此外,作为服装产品的间接原料,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各类天然纤维及部分化纤原料方面的供给,为我国提供了重要资源补充。


  对外投资与产业链共建合作稳步推进。近年来,在国际合作形势日趋复杂、自身结构仍待优化等内外因素共同驱动下,我国纺织和服装行业积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与跨国供应链共建,努力化解各类不确定因素,提高产业发展韧性。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与我国合作关系稳定良好,投资与贸易便利化程度持续提升,人员往来更加便捷,中欧班列等设施联通条件不断改善,因此成为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对外投资与共建供应链的优先选择。由于具有吸纳就业能力强、便于进入国际市场等优点,发展中国家普遍积极支持发展服装制造业,加上我国制造成本持续提升等因素影响,服装行业成为我国纺织产业链对外直接投资的最重要领域之一。越南、柬埔寨、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由于具备与我国地理位置邻近、文化习俗相近等优势,是我国服装行业首要海外投资目的国;埃及、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也依托劳动力资源优势,成为重要投资选择。除了服装加工,纺织产业链前端的棉纺织行业是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对外投资的另一重点领域,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均有我国骨干企业投建的棉纺厂。


  在报告看来,未来,随着投资合作不断走向深化,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纺织服装产业合作也在供应链共建的新高度上得到推进。我国先进的服装加工技术、管理经验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在当地发展形成了广受国际品牌采购商青睐的服装加工制造产业,在推动当地加快工业化、扩大出口创汇、吸纳社会就业等方面均发挥核心作用。(记者 刘国民)


  转自:中国贸易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