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食品业老赛道迎来新机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5-07





  椰子糖、椰香饼、猪肉干、小鱼干、巧克力……在海南近日举行的第四届消博会上,小包装开袋即食的休闲食品,备受消费者喜爱,消费欲望和消费需求呈正增长趋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休闲零食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在满足人们休闲、娱乐需求的同时,日益成为日常饮食中的“第四餐”,由于消费需求增大,休闲食品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壮大。面对庞大的休闲食品市场,食品行业有哪些机遇与挑战?食品企业有哪些布局与探索?如何让老赛道焕发新活力呢?


  小包装开袋即食


  吃休闲食品,重在开心、休闲。那么,吃起来一定要简单,没有负担。在第四届消博会上,参展的休闲食品种类多,多元化满足消费新需求。


  以往,吃猪肉大部分是在正餐时间的餐桌上,如今猪肉干也有小袋装,开袋两口就吃完。在展馆的海垦集团展区,黑猪赤烧猪肉干成为参展客商关注的琼味小零食。“为了适应消费者的新需求,企业做了创新和探索。”海垦集团旗下海垦福猪品牌销售总监许轶表示,将猪肉干做成方便即食的小袋包装,便于食用,跟亲朋好友分享的时候也容易保持干净卫生,也便于携带。


  在正大集团展区,展出的食品种类丰富,包含速冻面点、休闲小食、方便餐等多种方便食品。其中,来自泰国进口的小鱼干、米饼等休闲小食备受客商关注,并寻求合作。


  正大集团全球战略性采购贸易代表包书尚表示,当前一些东南亚国家的食品正被年轻人关注,尤其是想吃一些特殊风味的休闲小食,比如泰国的米饼口味丰富,有牛排味、黑松露味等,更容易被年轻消费者喜欢。“这些引进的小零食在泰国受到消费者欢迎,经过市场调研后引进中国。”包书尚表示,这些休闲食品都是小规格包装,试错风险低,更大的包装,如家庭装,买回去不爱吃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而小包装尝一下不喜欢,那就不买下一包,喜欢的就可以持续回购。


  休闲食品正餐化成趋势


  过去,很多人觉得休闲食品可吃可不吃,如今这个消费趋势正在改变。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休闲零食在满足人们基本休闲、娱乐需求的同时,已日益成为日常饮食中的“第四餐”,且呈现“正餐休闲化,休闲食品正餐化”的趋势,由此带来的是消费人群多样化。朱丹蓬表示,休闲食品的“消费金字塔”已经建立起来了,休闲食品行业已步入全方位、多维度的消费场景和消费属性。


  “从去年到今年的第一季度消费情况来看,我国消费者的消费思维跟消费行为发生了变化。”朱丹蓬分析,消费者对性价比、质价比两者兼而有之的品牌比较青睐和追捧;从大众的消费心理来看,还是倾向于高质低价的消费选择,对于休闲零食未来的发展、增长以及扩容方面,相当乐观。


  加绿巧食品制造业(海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孟伟伟表示,在中国市场,巧克力的消费者众多,他们对食品的要求是口味要层出不穷,要不断进行更新,除了传统口味比较喜欢之外,还要持续更新产品,比如用海南食材与巧克力进行“碰撞”,生产出一些新口味,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不同的口感需求。因此,要生产多元化的食品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这些泰国休闲食品,在消博会上的展出效果很好,大批量的客户询问是否参与零售,但我们的产品仅展示为主。”包书尚表示,消博会后将跟客商沟通,寄送样品,希望有机会铺货到更多的渠道和区域,让更多消费者接触到这类之前没见过没吃过的新产品。


  老牌企业新布局


  休闲食品是一个老赛道,以往可能企业都盯住过年过节的一些“刚需”,比如糖果、零食等,是众多家庭的必选项,而如今这些消费需求也在扩大。


  对于老牌食品企业,朱丹蓬建议,在休闲食品消费增长的形势下,应做好多品牌布局,去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甚至第三增长曲线,建议通过“五多”战略进行布局和探索,即多品牌、多品类、多场景、多渠道和多消费人群的战略。其中,要布局春节以外的市场,在平时卖好休闲食品,一定要做嫁接、做创新、做升级、做迭代,否则产品规模将越做越小。


  许轶表示,企业开发海南传统食品时,发现目前市面上针对猪肉类的休闲食品比较少,未来准备推出猪肉松、黑猪肉粒等其他的新品类的休闲食品,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当前,休闲食品是消费频率和消费量都比较高、比较大的一个品类。”业内人士表示,企业在休闲食品方面,基于海南原生态的农产品的特色,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进行研发,创造出一些新的休闲食品,满足消费需求。


  朱丹蓬认为,休闲食品行业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了,在未来竞争中要突出两个特性:一是品牌效应,把握消费者需求、突破品类壁垒,打造特色品牌;二是规模效应,企业一定要把规模效应打造出来,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王洪旭)


  转自: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