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更高品质产品 构建更透明市场环境 中央一号文件释放奶业发展积极信号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2-22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日前发布,提出“完善液态奶标准,规范复原乳标识,促进鲜奶消费”。这标志着我国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正致力于打造更高品质的产品,构建更透明的市场环境。


  完善液态奶标准 带动优质奶源需求


  “我国奶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市场呈现出阶段性饱和,品类日益丰富,本土奶源的品质化发展得到很大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奶业正处于从满足数量需求走向满足品质需求的阶段。”中国农垦乳业联盟专家组长宋亮分析认为,近两年国内奶源(原料奶、生乳)相对过剩,奶价持续走低,通过提振鲜奶消费带动优质奶源消化,是中央一号文件背后的深意。鲜奶符合乳制品升级需求,更容易实现高端化和差异化,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86.4亿元,进而带动国内优质奶源需求,助力奶价走出低迷期。


  在宋亮看来,尽管整体上来看,我国乳制品面临阶段性过剩的问题,但鲜奶,尤其是低温奶市场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速,未来低温奶还有很大的消费增长空间,此时提升液态奶的品质尤为重要。


  从市场环境来看,国内原奶产量充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原料奶总产量4197万吨,同比增长6.7%,国内牛奶产量连续4年增幅超过6%;2023年乳制品产量3054.6万吨,同比增长3.1%。


  与此同时,原奶价格持续下降、养殖亏本、市场终端需求疲软、产品出现阶段性过剩。宋亮表示,促进鲜奶消费和创造消费者需求,推动鲜奶品类、结构优化,消化本土优质奶源,保证本土奶源供应链的安全健康发展,对奶业发展非常关键。


  “国内的液态奶已经进入一个高质量发展阶段,从各方面来说已经和世界奶业发展进行无缝接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则认为,消费水平和需求的不断提升,对奶业的整体行业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逼业内对奶业的把控更加严格、要求更高。


  复原乳禁用范围或扩大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完善液态奶标准,规范复原乳标识”,与正在修订的《巴氏杀菌乳》《灭菌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息息相关。以奶粉加水还原而来的复原乳禁用范围有望从低温鲜奶扩大到高温灭菌奶范畴,或进一步利好国内奶牛养殖业。


  2023年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评审委员会就21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包括《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的国标修订。按照现有标准定义,灭菌乳又称“纯牛奶(乳)”,与巴氏奶在杀菌工艺、保质期、冷藏条件等方面存在诸多区别。通常而言,灭菌乳采用超高温灭菌技术,保质期可达6个月以上,常温储存即可。巴氏奶则通常采用低温巴氏杀菌工艺,保质期在7天—15天,且需冷藏储存。另一区别在于,灭菌乳除使用生牛乳作原料外,还可添加复原乳作为原料,但巴氏奶不允许使用复原乳。


  而此次《灭菌乳》国标修订征求意见稿中删除了“添加或不添加复原乳”的表述,明确“仅以单一品种生乳为原料”,同时删除了有关复原乳的标识规定。


  宋亮认为,“纯牛奶中禁用复原乳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确保了牛奶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完善液奶标准,规范复原乳标识,能够防止企业在巴氏奶或高温灭菌乳中通过添加奶粉来提高蛋白质含量,进一步明确高品质牛奶应使用原生优质奶源,让消费者明确知道什么是好牛奶,防止市场劣币驱逐良币。国标修订本质上也是确保国内优质奶源得到消费者认可。”


  而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规范复原乳标识”背后的另一个用意,是在于鼓励乳企使用国内奶源。他解释说,以前,一些企业为提高蛋白质含量,会选择使用复原乳,在产品中添加奶粉,这也导致国内纯牛乳的使用量减少。而规范复原乳标识,完善复原乳使用标准,也有利于纯牛乳用量的提升,对消化国内奶源有所帮助。


  此外,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到“促进鲜奶消费”。宋亮认为,其目的同样是为了帮助消化国内奶源,促进国内液态奶的发展。


  东海证券研报显示,近年来,消费者对乳制品的营养价值、口味口感以及新鲜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国民对低温奶的需求明显提升。以鲜为代表的低温奶受益于技术革新和冷链发展等因素,将迎来阶段性高增长。


  宋亮表示,低温奶中的超巴奶相比巴氏奶,更有望成为未来的主流产品。对于乳企而言,超巴奶是其快速进入低温奶领域的极好抓手。复原奶则是液态奶中的一种,相比于鲜奶而言,复原奶从生产端到消费端中间经历的环节更多,营养成分必然与鲜奶之间存在差异,规范复原奶标识是尊重消费者知情权之举。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消费水平和需求的不断提升,在扶持生产的同时,更需要引导消费,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全产业链建设,不断提升奶业发展质量。


  转自: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