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高质量发展 家电巨头2023年“答卷”亮眼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2-01





  春节前夕,多家家电企业“亮出”自家成绩单。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尔集团、四川长虹等家电巨头在2023年业绩均呈现增长,部分企业业绩甚至创出历史新高。整体来看,“增长”将成为家电企业2023年业绩“答卷”的关键词。


  1月28日,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在“格力2024全球梦想盛典”上宣布格力电器在2023年创造了33年以来历史最佳业绩。她表示,2023年格力电器预计实现利润超270亿元,公司贡献税收约为176亿元,格力电器过去五年平均分红每年超过140亿元。


  此外,近日其他家电巨头也向外界释放了2023年业绩情况。1月29日,四川长虹方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3年,四川长虹海内外整体销售收入达到历史较好水平,持续看好今年的市场。


  “政策持续落地,企业采取对新兴业务垂直深挖、降本增效等多项举措,共同助推家电巨头在2023年创下佳绩。家电行业在波动市场环境中显示出韧性与成长潜力,也向全球展示着‘中国智造’发展的速度与力度。”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秘书长张剑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部分巨头业绩创新高


  据格力电器披露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270亿元至293亿元,同比增长10.2%至19.6%;营业总收入2050亿元至2100亿元,2022年同期为1901.51亿元。


  对此,董明珠表示,格力电器的业务布局目前已覆盖数控机床、机器人、光伏等多个新兴领域。制造企业的使命是做世界最好产品。“希望2024年格力电器给国家的税收超过200亿元。”


  三大家电巨头中另外两家也迎来不俗的业绩表现。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总裁梁海山宣布,2023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收入3718亿元,全球利润总额267亿元,均同比增长6%。未来公司将做深汽车产业互联网、新能源产业互联网等四大垂直行业。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在2024美的集团经营管理年会上透露,美的将迎来史上最好的经营业绩。


  “2023年,海信集团营收突破2000亿元关口,海外收入858亿元,占比达42.6%,全球化进程不断提速。”日前,海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贾少谦也在公开场合公布了海信集团2023年的营收情况。


  四川长虹则发布业绩预告表示,预计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3亿元到7.5亿元,较2022年同期将增加约1.62亿元到约2.82亿元,同比增加约34.65%到60.3%。公司称,业绩增长源于不断强化竞争优势,推动经营质效稳步提升。其中公司在家电业务、通用设备制造业务上积极把握海运费下降、大宗材料价格下降等有利因素,通过抢抓订单、产品线协同、效率提升等措施,深入推进业务转型。


  张剑锋认为,从家电巨头业绩表现来看,头部品牌进击势头强劲,并逐步向品牌高端化、产品高端化的“两高”发展,产品的利润空间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同时头部企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光伏、汽车零部件等多元新兴的业务板块开始产生收益,对营收产生了一定贡献。另外,随着家电巨头在渠道等方面加速变革,在电商、直播等板块业绩也均出现大幅上涨。


  他补充说,就市场格局而言,接下来大品牌将持续寻求更高质量发展,中小品牌尤其是腰部品牌可能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和挑战,需要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调整发展策略。


  寻求再突破


  家电巨头取得优异业绩的背后,也得益于行业发展持续向好。


  奥维云网认为,我国家电市场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已经回归正轨。预计2023年全年家电零售规模同比增长2.9个百分点,2024年家电行业全年零售额规模或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


  在AI、物联网等新技术发展之下,2024年,家电产品将继续迎来技术革新的浪潮,语音控制、人脸识别等家电应用加速迭代。业内普遍认为,家电巨头纷纷在半导体、能源、汽车等新领域加速出击,并在全球市场寻找并购机会。同时家电自主品牌出海规模增长将有望优于代工外销出海。


  西南证券分析认为,2024年,家电行业仍将稳健发展,并在传统主业和市场稳中求进的过程中,在智能家居、汽车零部件等海内外市场多维度寻求新的突破口。


  “在这场转型升级的产业机遇面前,头部家电企业牢牢抓住了市场主动权,并在国内外市场形成了品牌优势,成为家电先进制造和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代表,这也是家电巨头综合竞争力提升的体现。”森科技创始人胡洪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家电巨头正在带动行业持续高端化、全球化、数字化。(记者 贾 丽)


  转自:证券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