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纺织行业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投资增势良好,企业发展信心得到巩固。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发展成果来之不易。”在日前召开的中纺圆桌论坛第十七届年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表示,进入2023年,我国经济社会恢复发展明显好于预期,尽管当前恢复基础仍不牢固,但体量巨大的纺织行业有着良好产业基础和发展韧性,有能力将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向新高度。
2022年,纺织行业供需两端同时承压。市场需求不足、供应链运转不畅、大宗原料价格上涨、贸易环境复杂等一系列风险因素给纺织行业带来了巨大考验。
数据显示,2022年,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减少6.5%,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仅增长3.5%,较2021年放缓4.8个百分点。生产端原料价格持续保持高位,成本压力向消费端传导,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加大、产销放缓、盈利下滑,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减少1.9%、0.9%和24.8%。
然而,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有一批企业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不放松,实现了逆势而上。北京时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顾伟达介绍,近年来公司加快推进战略重组,形成了品牌运营、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工艺美术四大板块联动的时尚文化产业集团格局。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纺织行业发展韧性充分展现,完整产业体系的稳定运行优势持续显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提到,2020年至2022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年出口总额均超过3000亿美元,2022年达到3409.5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营业收入三年年均增长0.5%,表明行业产销规模稳中有进;纺织业、化纤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三年年均分别增长2.9%和8.8%,表明企业在新冠疫情期间仍然坚持扩大转型升级投入。
在新冠疫情期间,纺织行业持续发挥了稳定经济运行、平衡国际收支、促进民生改善等重要作用。2023年,我国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纺织行业将逐步恢复到深度调整结构、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稳定运行轨道,开启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局面。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曹立表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需科学把握三个“着力点”,即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产业链升级、价值链向高端延伸、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孙瑞哲表示,纺织行业要积极加强科技创新、融合创新、设计创新、数字创新、绿色创新等要素投入,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要适应好要素格局、实力要求、国际合作规则等一系列新变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结合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城市群战略,推进产业和区域协调发展。
在日趋复杂的国际格局下,纺织行业企业该如何应对对外开放新形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周密提出,一是立足于新发展格局,把握亚洲消费市场扩容趋势,增强我国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上的位置和话语权;二是探索多维创新路径,在人工智能技术、绿色可持续、满足需求定制、保障知识产权等领域展现更大作为;三是实现协同开放新举措,各类主体探索多种合作模式,实现深层次资源共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何亚琼表示,纺织行业企业要准确把握新时代纺织行业经济支柱、民生基石、文化载体、巩固国际竞争优势、促进边疆地区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产业定位,主动担当、勇毅前行。同时,全面提升纺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推动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并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将扩大纺织品服装国内需求作为先行考量。此外,还要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增强纺织服装品牌传播力和影响力。(记者 刘 瑾)
转自: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