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盛夏来临,近期,又有多地发布高温预警信号,持续走高的用电负荷无疑给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带来挑战。《证券日报》记者从多家中央企业获悉,作为电力保障的主力军,能源央企正全力以赴战高温、保供电,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障工作。
“火”力全开
电力稳定供应是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的重中之重。从当前我国的电力供应结构看,煤炭无疑扮演着“压舱石”的角色。
记者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为做好迎峰度夏时期能源保供煤炭供应,入夏以来,国家能源集团自产煤单位全力做好兜底保障工作,合理安排采掘(剥离)接续,优化生产作业组织,确保自产煤保持月均5000万吨峰值水平。6月1日至7月18日,集团煤炭销量10119.4万吨,自产煤产量9978.1万吨,同比增长0.4%;一体化出区调运量日均95.1万吨,同比增加0.4%,疆煤出区量302.9万吨,同比增加58.3%。
记者另从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电”)获悉,为确保燃料供应充足,中国华电持续加强电煤库存管理,稳定天然气、煤炭长协供应渠道,做好产业协同,有序释放煤矿产能,发挥自产煤兜底作用。今年以来截至7月22日,中国华电煤炭板块完成煤炭产量3504.81万吨,同比增长17.77%;完成煤炭保供2409.32万吨,其中4月份至7月份迎峰度夏保供煤炭1283.81万吨。
在煤电供应中,长协煤是满足发电的保障性用煤。中国电力联合会称,今年以来,发电企业严格履约电煤中长期合同,积极拓展燃煤采购渠道,做好电煤库存管控工作,电厂库存和可用天数始终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创近年来历史高值。截至7月4日,纳入中国电力联合会燃料统计的燃煤电厂煤炭库存超过1.2亿吨,较去年同期增加228.5万吨,库存可用天数27.1天,较上年同期增加3.3天。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煤”)营销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迎平表示:“中国中煤坚决执行电煤价格政策,度夏期间煤炭生产每天保持60万吨以上,月均产量不低于2000万吨,全力保障迎峰度夏用煤安全。”
“总体来看,全国煤电企业在电煤中长期合同和高库存支撑下,保供整体有保障,但电力和电煤供需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给迎峰度夏期间的电煤保供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各方仍需高度重视。”中国电力联合会规划发展部副主任卢国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综合煤炭供需运等多方信息判断,预计后期煤炭供需呈现大体平衡态势,局部性、时段性因素对市场走势的影响将会增强。
“风光”无限
随着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前,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在能源保供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0.7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7.1亿千瓦,同比增长51.6%;风电装机容量约4.7亿千瓦,同比增长19.9%。
作为甘肃最大的电力生产企业,记者从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国华能”)甘肃公司获悉,在华能庆阳600万千瓦新能源示范项目施工现场,15台主吊同时作业,以抢抓低风速吊装窗口期,确保吊装作业顺利进行。据悉,华能庆阳风光综合新能源示范项目规划总装机600万千瓦,其中风电450万千瓦、光伏150万千瓦,配套建设的储能按风光同场设计,共12个区块分批次建设,计划2025年6月份全面建成投产。目前,项目已建成投产100万千瓦容量,在建500万千瓦容量。
据悉,今年6月1日至7月16日,中国华能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2.3%、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49.7%。
记者从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集团”)获悉,国投集团雅砻江公司已投产绿色清洁能源装机约21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000亿千瓦时。
国投集团雅砻江公司副总工程师聂强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称:“入夏以来,在雅砻江两河口、锦屏、官地等7座大型水电站和柯拉一期光伏、腊巴山风电等新能源发电项目,国投集团雅砻江公司严格实施检修窗口期管理,合理安排机组运行方式,密切监视机组运行工况。特别是在高峰大负荷运行期间,针对重点设备、重点部位,开展高频次、全覆盖巡检,确保梯级水电站和新能源发电场站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截至7月22日,雅砻江梯级联合运行蓄能21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41亿千瓦时,能够为用电负荷地区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除了确保能源供应“口粮”外,全力保障电力生产安全可靠同样至关重要。中国华能甘肃新能源公司安北风电场站长解新华告诉记者:“我们积极研判设备季节性缺陷,针对高温天气做好事故预想,及时进行滤网更换、清洗,进行冷却系统维护,全力控制设备超温故障频率。同时密切跟踪风功率预测情况,动态优化检修安排,全力以赴保障迎峰度夏期间绿色电能可靠供应。”
当前正处于防洪度汛、工程建设高峰、用电负荷快速增长“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表示,机组将处于大负荷、长周期运行状态,运维任务重,安全管理压力大。为此,三峡集团从顶层设计严抓责任落实,加强安全机构、制度、标准建设,根据不同业务特点,实行安全分类监管,持续开展大坝安全提升专项行动,重点紧抓重大在建项目安全生产,强化生产和应急管理,筑牢安全基石,全力迎峰度夏。(记者 杜雨萌)
转自:证券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