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推动燃气设备更新改造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5-09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对城市燃气管道“带病运行”问题作出的重要批示,近日全国多地召开专项治理部署会议,重点推进老化燃气设备更新改造。相关上市公司全力配合,积极推进更新改造项目落地,消除燃气安全隐患。


  业内人士表示,政策推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应用,提升燃气行业管理水平和安全水平。围绕安全、绿色的发展方向,燃气行业智能化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容。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4月30日,《上海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计划(2024-2027年)》发布。其中提到,推进燃气老化管道更新改造2500公里,每年实施燃气立管改造10万户。


  《广西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提出,广西将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和安全生产治本三年行动,推动燃气管道“带病运行”问题清单管理,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燃气事故发生。


  另外,安徽、广东、青海等地近期陆续出台城市燃气管道改造方案及细则,推动燃气设备更新改造。


  安徽省提出,加大燃气管道改造政策支持力度,多渠道筹措更新改造资金。广东省明确,整治燃气管道“带病运行”等突出问题,开展燃气管道安全问题专项治理,扎实推进城市燃气老化管道更新改造,切实提升燃气管道及设施运行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日前,青海省部署城镇燃气管道专项治理重点任务,深入推进燃气安全隐患“大起底”排查、“全链条”整治,推动燃气设施设备更新改造。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5年)》明确,在2025年底前,改造完成约10万公里老旧城市燃气管网;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完善燃气监管系统,实现城市燃气管道和设施动态监管、互联互通、数据共享。


  上市公司全力配合


  《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5年)》印发以来,多家头部上市公司全力配合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积极推进更新改造项目落地,消除燃气安全隐患。


  新奥能源首席安全技术官王秀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针对燃气公司所属的燃气管网进行改造,公司针对工程、场站等场景进行结构化分解,开发落地数智化产品,构建覆盖政府、企业、用户的燃气安全生活圈。“对于燃气泄漏,我们的安全数智化系统可以实时感知,让安全工作‘看得见、知重点、有人管’,第一时间化解风险隐患。”


  业内人士透露,正常的燃气管道折旧年限为30年。目前,我国不少城市的燃气管道处在“带病服役”期,本次专项治理要求各地政府进行“大起底”排查,整治城市燃气安全风险隐患,紧盯燃气场站设备,对老旧燃气管道等高风险部位进行集中整治。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中国燃气了解到,中国燃气正积极推进老旧管网及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工作。公司计划改造1.3万公里的管网,截至目前已完成庭院管道改造近2200公里、立管改造近4000公里。同时,针对本次专项治理,中国燃气已作出相应部署,全力以赴守护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


  中国燃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推进管道燃气居民用户报警切断装置的安装更换工作,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危化品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水平。中国燃气董事会主席、总裁刘明辉近期连续召开专项会议,要求聚焦燃气管道“带病运行”、液化气安全及危险化学品安全三个方面,在今年年底前建立健全公司燃气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开展燃气设施智能化改造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调研员张旭亮在公开场合表示,城市燃气作为城市生命线的主要组成部分,过去20多年来快速发展,为人民生活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为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张旭亮表示,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品规模化应用;围绕安全、绿色的行业发展方向,推动燃气行业智能化发展;积极引导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应用,提升管理水平和安全水平。


  辰安科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公司的激光式可燃气体智能监测仪已在全国布设超17万套,实现了大规模应用,成功预警燃气管网泄漏事件710余次。“激光燃气探测器实际上是一款传感器,具备零误报、长寿命等特点,可有效保障家庭和商业场所的安全。”上述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针对燃气管网遭第三方施工破坏而引发的安全事故,辰安科技开发了基于管道声波探测、管道振动探测的施工智能监测预警技术,通过捕捉施工作业中管线上的振动信号,实现施工监测早期预警。


  “目前,智能燃气表的存量渗透率仅50%。随着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老旧小区改造等推进,未来燃气安全监管智能化建设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有望进一步带动行业空间扩容。”招商证券分析师胡小禹告诉记者。(记者 刘杨)


  转自:中国证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