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氢项目有望迎开工潮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2-29





  “随着风电光伏装机大幅增加,2023年上网波谷电价降低到0.15元/KWh,使电解水制备绿氢的成本接近煤制氢成本,比预期提前5年进入经济性成本空间。”12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新能源科学论坛2023上表示。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绿氢应用限制陆续开放,2024年绿氢项目有望迎开工潮,带动制氢设备需求增长。上市公司抢抓市场机遇,纷纷展开业务布局。


  制氢技术路线多元化


  通过化石燃料以及工业副产方式得到的氢为“灰氢”;在“灰氢”基础上应用碳捕捉、碳封存等技术将碳保留下来,制备得到的氢为“蓝氢”;通过光伏发电、风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制取的氢为“绿氢”。


  “制氢路线多元化,不存在单一最优模式,但基于碳排放和可持续发展考虑,电解水制氢有望成为未来制氢主流方式。”碳能科技创始人康鹏表示。


  欧阳明高表示,2030年中国绿氢需求可能扩大至1000万吨,使得电解槽累计装机功率增至1.5亿千瓦左右。考虑到今后离网制氢的比例增加,电解槽平均利用时间可能大幅下降,电解槽装机功率将进一步提升,装机主体将是碱性电解机型。


  “碱性电解是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之一,具备技术成熟、单体规模大、成本低等优势。”康鹏表示,电解水制氢还有质子交换膜电解、固体氧化物电解和阴离子交换膜电解等技术路线。其中,质子交换膜电解技术成熟,动态耦合可再生能源能力强,但成本高;固体氧化物电解和阴离子交换膜电解尚未商业化应用。


  欧阳明高表示,未来全球绿氢产量将大幅提升。我国碱性电解槽具备优异的性价比,出口将大幅提升,有望成为继光伏、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之后新的大宗出口商品。


  绿氢项目加速落地


  业内人士表示,风电、光伏装机快速增长,消纳压力较大。可再生能源制氢凭借成本持续下降、技术提升,成为解决消纳的重要手段,迎来需求快速释放。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多个绿氢项目宣布投产。6月,我国首个万吨级新能源制氢项目——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纳日松光伏制氢产业示范项目成功制取第一方氢气。该项目安装15套1000标方/小时的碱性电解制氢装备,年产氢气约1万吨。


  8月,我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中国石化近日表示,该项目自今年6月30日顺利产氢以来,至12月21日已平稳运行4200小时。随着塔河炼化生产装置完成扩能改造,绿氢输送量将逐步增加,预计到2025年四季度,输氢量将达到2万吨/年。


  《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报告2022》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规划超过300个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建成运营项目36个,累计氢产能约5.6万吨/年。


  根据国金证券研报,2024年绿氢项目将迎来开工潮,带动制氢设备需求快速增长。从政策角度看,今年以来,多地氢气政策管理条例逐步松绑,绿氢应用限制陆续开放。从经济性角度看,随着光伏组件和储能的降本进程加速,绿氢成本有望与灰氢持平,叠加设备技术迭代及规模化效应等带来的进一步降本,绿氢大规模应用场景有望进入经济性推动阶段。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随着绿氢项目扩大,电解水制氢规模不断提升,电解槽设备市场迅速扩大,吸引多家上市公司开展布局。


  华光环能在今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研制的1500Nm3/h大标方碱性电解槽制氢设备,已顺利完成性能测试鉴定,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目前拥有500Nm3/h以下、500-1000Nm3/h,1000-2000Nm3/h多个系列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制造技术,近期参与了中能建关于电解槽的招标,并积极开展中石化等其他客户的项目投标工作,有望获取更多订单。


  科威尔近期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称,公司碱性电解槽测试解决方案已有订单落地。公司完成了2.5MW PEM电解槽测试系统的交付。


  科隆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实验室产品碱性水电解槽电极是碱性水电解槽的核心部件,主要客户为电解槽生产厂家,产品已进行实际环境测试,客户反馈数据良好,并成功进行了商业化应用。(记者 罗京)


  转自:中国证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