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中国石化举行的全产业链业务投资者反向路演中,中国石化相关负责人表示,华东油气分公司通过采用工厂化钻井、电驱压裂、自动化远程控制等成套低成本页岩油开发应用技术,与2021年相比,实现平均每米钻井和压裂投资分别下降23%和18%,未来成本有望控制在每桶50美元上下。
“如果国内页岩油技术不断突破,产业规模就能带动桶油成本下降,为能源安全和油气资源供应增添保障。”某不愿具名油气勘探开发资深人士说。
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调研室主任罗佐县指出,中国陆相页岩油产区地表与地质特征复杂,勘探开发存在开发工程难度加大、成本增高等挑战。“我国具备支撑页岩油商业化生产的资源禀赋,但桶油成本降到50美元或以下,还需要克服勘探开发技术难点,在核心技术与装备上取得突破。”
上产战略选择
我国页岩油潜力巨大,初步评价陆上中高成熟度页岩油地质资源量为283亿吨,是我国石油资源重要的战略接续领域。近年来,随着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页岩油产量快速增长,2021年已达262万吨,有望在“十四五”期间成为原油稳产的重要支撑。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未来5-10年是页岩油发展关键期,对于缓解我国油气供给形势和保持我国原油2亿吨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罗佐县表示,我国具备支撑页岩油商业化生产的资源禀赋,业界正积极探索,推动页岩油勘探开发。“增强国内石油供应能力成为重大战略选择,其中页岩油是重要选项。”
作为上产战略选择之一,国内石油企业“十四五”规划均将页岩油作为重点开发领域,预计2025年我国可实现页岩油年产量650万吨。“目前我国原油需求增长仍处于上升期且能源转型还在过渡阶段,虽然已发现庆城大油田并快速建成年产页岩油百万吨的国家开发示范基地,国内部分页岩油埋藏地区也实现稳产,但短期内实现大幅度上产和大规模能源替代并非易事。”上述油气勘探开发资深人士说,“需要进一步推动我国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降低开采成本,使我国陆相页岩油开发快速完成从小规模突破到大规模工业化开发的革命性历程,形成国内原油稳产的战略性接替力量。”
成本仍居高位
“目前美国页岩油的桶油成本已经降至50美元以下,一些企业的成本约34美元。国内成本现在没有数据,不过肯定高于50美元。”上述油气勘探开发资深人士说。数据显示,美国巴肯页岩油勘探开发的桶油成本约50美元,二叠盆地和伊格尔福特因具有地质、地理、基础设施等优势,桶油成本比巴肯页岩油低5-7美元。
资料显示,美国历经近20年时间,突破了收集岩石缝隙当中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技术,但开采成本和开采难度一直居高不下,利润微薄。
“美国的发展经验表明,高成本是页岩油发展初期的必然阶段,中国页岩油行业仍有借助技术和管理创新大幅降本增效的空间,页岩油勘探开发也将迈向新阶段。”上述油气勘探开发资深人士说。
目前,中国石油的长庆、大庆、新疆等油田初步实现规模开发,中国石化的胜利、华东等油田的页岩油评价水平井试油屡获高产,前景广阔。
“总体来看,中国页岩油开发起步较晚,尚处于勘探开发初期阶段。由于开采难度大,很难达到美国二叠盆地、巴肯等页岩区的产量条件。国内油田现场的调研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结论。目前,中国页岩油单井钻井完井成本约为4000-6000万元。”上述油气勘探开发资深人士说,“我国的页岩油埋藏较深,如果桶油成本能控制在50美元上下,就可以对标国际一流能源企业了。”
多措并举出效益
业内人士建议,未来需要进一步推动中国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降低开采成本,使中国陆相页岩油开发快速完成从小规模突破到大规模工业化开发,用产业规模带动降本增效。
如何做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尽快实现中国页岩油规模效益开发?罗佐县认为:“平稳推进以研发中心与示范基地建设为核心的科技研发体系建设,设立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聚焦基础地质和核心技术研究。边干变实践,建立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页岩油示范基地。”
“此外,还要加快核心技术、颠覆性技术、重大装备制造的研发与应用步伐,充分发挥国家石油公司科技创新主体和要素集聚功能,加快攻关形成适合中高成熟度页岩油效益开发的关键技术和装备系列,储备中低成熟度页岩油勘探开发技术系列,重视页岩油的资源接替问题。”罗佐县建议,“国内石油工程公司在四川盆地进行了大量工程业务创新实践,通过钻头材料优选等技术成功地缩短钻井周期,这一现象充分说明页岩油气领域创新潜力及发展空间完全存在。”
罗佐县认为,各类石油公司作为油气行业主体,也非常有必要在页岩油勘探开发方面主动作为,增强主动发展意识,加强技术研发和示范区建设协作,通过相互之间先进生产要素共享实现强强联合,形成推动页岩油勘探开发的新“生产要素”。
“积极开展有关页岩油基础地质理论、技术创新,最大限度降本增效,推动页岩油勘探开发早日走上商业化及规模发展道路”成为业界共识。受访人士称,未来还应当配以适度的税费优惠政策,扩大降本增效空间,促进页岩油规模发展。(记者 渠沛然)
转自:中国能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