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小玉米大变身 串出产业黄金链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12-23





  “十三五”时期,黑龙江省努力把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打造成全省第一支柱产业,持续抓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玉米加工业欣欣向荣。


  在绥化象屿农产的玉米收储区域,每天往来的送粮车辆能够达到500台左右,平均每天收储玉米量达到一万吨。作为区域玉米加工的龙头企业之一,象屿对本地玉米的需求量非常大。


  现在正是玉米加工的旺季,绥化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争芳斗艳,开足马力生产。在北林区张维镇,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的结晶糖加工企业象屿金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正把一车车金灿灿的玉米变成结晶糖;在离它50多公里的绥化市经济开发区,昊天玉米开发公司源源不断的把玉米变成了淀粉、糖浆等系列产品;拥有世界最大的辅酶Q10生产线的新和成科技公司昼夜赶工,辅酶Q10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黑龙江昊天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娄英说:“这个生产线成品主要是玉米淀粉以及副产品,我们之前年加工能力60万吨,新项目也是60万吨,建完之后,就能达到玉米全年加工量120万吨。”


  绥化象屿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春林说:“从产业发展阶段上看,黑龙江特别是绥化已经完成了第一步,已经把农业品变成工业标准化制品。”


  黑龙江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玉米种植面积领跑全国。“十三五”前,绥化玉米产量占到全省的两成,玉米加工能力全省第一,但其中一半变成了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一般的产品。


  “十三五”时期,黑龙江提出把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打造成全省第一支柱产业。2017年以来,绥化市扬长补短,改变过去捡到篮子都是菜的招商模式,制定了《玉米产业招商规划》和《绥化市玉米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世界500强企业象屿集团、独角兽企业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玉米精深加工企业落户绥化。为了让企业早日达产见效,绥化市对标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王刚是绥化市发改委的工作人员,从2017年开始就为新和成公司服务,解决各种难题。今年,黑龙江探索实施玉米产业链“链长制”,王刚又有了新身份——新和成公司的首席服务员。


  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综合办主任石扬辉说:“政府和开发区都积极跟企业沟通。目前铁路专线已经修筑完成,预计明年底能够投入使用,这将大大降低运行成本,园区污水站也正在积极调试当中,很快能够正式投产达效。”


  绥化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刚说:“运用大数据的分析方式,从全球视野,把绥化玉米生物发酵进行定位,把图谱真正变成家谱。”


  2017年以来,绥化市成为全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最快的区域,玉米深加工产能从每年74亿斤跃升到近200亿斤,形成了从淀粉到淀粉糖再到葡萄糖浆,然后以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营养品等14个产业链为依托的玉米深加工产品树。


  绥化象屿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春林说:“玉米产业配套的产业链更值得关注,比如说能源、辅料、玉米需要的辅料,酸碱这些化学品,还有包装物,都可以形成很大产业。”


  十三五时期,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产品树枝繁叶茂,新增玉米深加工产能300亿斤。深加工产品从单一的玉米淀粉、燃料乙醇、酒精向多元化发展,产业链、价值链不断延伸。截止到今年11月份,开工企业产能利用率83.5%。加工消耗335亿斤,同比增幅超过2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8亿元,同比增幅41%。


  转自:东北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黑龙江:粮食生产再夺好收成 实现“十四连丰”

    人民网哈尔滨11月27日电来自黑龙江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的消息,今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再夺好收成,品质、收益均好于上年,实现“十四连丰”。
    2017-11-29
  • 黑龙江水稻土壤培肥轮耕技术获突破

    黑龙江省农科院通过技术创新基本建立了适合黑龙江稻区的土壤培肥和轮耕技术体系,在提高土地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同时,也降低了稻田温室效应。
    2018-01-19
  • 黑龙江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进现代农业

    黑龙江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进现代农业

      央视网消息:优质供给加上去,低端供给减下来;“绿色有机”加上去,农药化肥减下来。黑龙江省通过调整优化种植结构,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2018-05-28
  • 今年黑龙江大豆补贴继续高于玉米

      记者从黑龙江省农委获悉,为深入推进种植结构调整,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提高优质大豆综合生产能力,今年,黑龙江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将继续实行差异化政策,拉大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差距。
    2018-06-15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