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粉,是柳州的一道地方特色美食。经过几年的发展,已从名不见经传的“路边摊”成长为驰名全国的“网红小吃”。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柳州市鱼峰区将扶贫嵌入螺蛳粉产业发展的链条,抓住螺蛳粉产业快速发展的契机,通过政府扶持、产业奖补、企业推动等措施,大力发展螺蛳粉原料种植,让昔日的“配角”变身“主角”,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1 打造园区 提升带富能力
走进位于柳州市南郊的柳州螺蛳粉产业园,阵阵粉香扑鼻而来。园区里,物流车来车往,这是鱼峰区特有的“车水马龙”。数据显示,每天,超200万袋螺蛳粉从这里出发奔向全国各地。
2016年,为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柳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下,鱼峰区和柳州市商务局在鱼峰区工业园区内打造柳州市螺蛳粉产业园区,让螺蛳粉从路边餐饮店走进工业园,实现工业化、产业化生产。这是广西第一家大型方便装米粉专业生产加工园区,集产品研发、检验、展示、电商、物流、旅游观光于一体。
经过招商引资,截至目前,园区内入驻投产企业30家,已孵化培育新增规模以上柳州螺蛳粉企业共8家,好欢螺、螺霸王、嘻螺会、柳江人家、螺状元等名列全国销量前茅的知名品牌,李子柒、三只松鼠等网红品牌螺蛳粉均出自这里。2020年上半年,园区规模以上螺蛳粉企业累计完成销售5.56亿元,同比增长189.79%。
据不完全统计,园区内袋装螺蛳粉企业每日生产需要米粉、酸笋、豆角、腐竹等原材料80多吨。大量的原材料为产业链上游提供了广阔的“蓝海”。
2 政策推动 示范引领种植
9月3日,柳州螺蛳粉原料核心示范区王眉种植基地内,村民们正在采摘豆角。田头,经纪人一边称豆角,一边付款。几个小时后,这些豆角直接运送到加工厂加工成酸豆角。
鱼峰区以工业思维谋划农业,着力延伸柳州螺蛳粉产业链,促进袋装螺蛳粉产业和米粉、螺蛳、酸笋、豆角、腐竹等上游产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2019年,依托柳州螺蛳粉产业园资源优势,鱼峰区打造柳州螺蛳粉原料核心示范区,创建了“龙头企业+村委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新型模式,示范带动原材料种植。
为了增强贫困家庭的“造血”功能,鱼峰区还根据工业特色以及产业需求,重点围绕螺蛳粉产业链,重新调整该区的特色产业项目清单,把豆角、竹笋等螺蛳粉原料列入奖补项目,不断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螺蛳粉原料。
截至目前,鱼峰区豆角、竹笋、木耳等螺蛳粉原料种植面积达到1万多亩,辐射建档立卡贫困户300多户。昔日的这些“配角”已变身“主角”,集聚成大产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3 企业扶持 推动农民增收
在鱼峰区白沙镇的扶贫车间——白沙酸厂里,村民莫华珍正在工作岗位上忙碌着。莫华珍介绍,以前她靠种植水稻生活,每年收入很低。如今在酸厂上班,稻田也改种豆角了,一个月有几千元收入,不但去年脱了贫,今年还建了新房子,“日子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白沙酸厂拥有20个蔬菜加工车间,年生产加工能力可达1000万公斤,工厂按“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新型农产品深加工模式运营,通过发放种子、指导技术等方式,带动白沙镇周边农户种植豆角和竹笋,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同时,通过开办扶贫车间,带动62户贫困户种植豆角和芥菜,促进每户增收约1万元。
鱼峰区还动员广大螺蛳粉企业及协会发挥产业优势,带动和参与产业扶贫。柳州市螺蛳粉协会与白沙镇王眉村、里雍镇龙团村等原料主产区先后签订了产业扶贫战略合作协议,今后,村民根据订单种植、养殖螺蛳粉原材料,经济收入有了保障。
转自:广西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