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秸秆机械收割作业,推动秸秆农用产业发展,2020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这是两年前江西省印发的《江西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设定的目标,而这个目标早在2019年就已提前完成。
江西是农业大省,耕地面积4600多万亩,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8300万亩以上,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近年来,江西省把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作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着力点,重点抓好秸秆综合利用机制构建和产业培育,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促进产业化发展,探索出一种秸秆综合利用的江西新模式。
构建多项创新机制 让秸秆利用“动起来”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秋收时节,走进位于江西省高安市建山镇青山村的声园秸秆专业合作社,眼前一派热闹的场景。不断有周边农民把刚从地里拔出的花生运过来,工作人员把一捆捆花生连果带秆投进合作社的花生摘果机内,花生和花生秸秆立刻被分到两边。随后,农户把花生带回家,花生秸秆则留给合作社,双方均不用付费。
声园秸秆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敖伟松表示,这样的方式,既让农户从费时费力的摘花生劳动中解脱出来,又使得企业免费获得了花生秸秆。企业每年都通过这个方式免费收到1500吨左右花生秸秆。这些花生秸秆销往附近的养牛、养羊等企业,十分畅销。同时,敖伟松高兴地说:“仅去年一年,政府就给了我25万元补贴,用于更新相关设施设备。”
让敖伟松感到高兴的这个补贴政策正是源于江西省实施的政策驱动机制。为了驱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江西一方面积极落实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仅2019年就落实资金5316万元,在高安市、渝水区等11个重点县开展整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另一方面,加大地方财政资金支持,全省每年落实9200万元专项资金,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与此同时,为了将秸秆综合利用常用农机全部纳入补贴目录,实行应补尽补。截至目前,已使用农机补贴资金2.52亿元。敖伟松就是获得了这部分补贴资金,才能让合作社规模越做越大。
在资金支持的同时,江西还着力构建重点带动机制,充分发挥产业带动效应。因地制宜发展秸秆利用产业,在水稻主产区的渝水区、丰城市、东乡区等地发展秸秆纤维原料生产,在高安市、樟树市等花生、油菜和草食牧业主产区发展秸秆饲料利用,在渝水区、铅山县、信丰县等地发展规模化草腐食用菌产业。
在抚州市东乡区渊山岗工业园内,有一家以稻草秸秆为原料、生产新型清洁植物纤维的公司——江西省长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进公司大门,就看到一个个圆鼓鼓的秸秆包,整齐排放在厂区的水泥广场上。董事长黄长高告诉记者,公司应用最新的清洁制作工艺,生产出的纤维具有高强度、高得率的特点,可广泛用于食用菌基料、模具包装、高强度纤维砖、纤维板、高强度包装用纸、可降解地膜纸等领域,项目副产物还可作为生物有机肥还田利用,改善耕地质量。
该项目总投资1.6亿元,分两期建设,项目建成后可生产植物纤维10万吨、有机肥6万吨,年产值将达2.6亿元。“我们这个项目全部开始运营后,无论是从秸秆利用的数量,还是从经济、生态、带动效应来看,都将成为我省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标杆。”黄长高自信地说。
培育离田利用产业 使秸秆变身“快起来”
在美丽的新余市百丈峰景区有一家专门从事双孢菇生产的企业——新余市蘑坊菌业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廖金牯一直从事食用菌培育工作,但培养基原材料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原来,食用菌培养需要大量基料,基料中秸秆所占比例最大。但是,在江西这样的南方丘陵地带,水稻秸秆收集比较困难,收集成本高。一年多来,廖金牯一直从外省调运小麦秸秆,每吨费用在700元以上,昂贵的价格和运输成本成了食用菌产业发展难题。
企业要发展,基料问题就一定要解决,怎么办?几经摸索,廖金牯利用渝水区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补助资金,从日本引进了10台秸秆收割打捆一体机,这种机器不仅可以收割水稻,还直接将地里的秸秆打成捆,大大提高了秸秆收集效率。每到稻谷收割时节,廖金牯就带着工人,开着收割打捆一体机,到田里免费帮助农户收割水稻,被农户当作废物的秸秆则作为“报酬”免费提供给廖金牯。对于廖金牯来说,这一捆捆秸秆就是金元宝。
实现秸秆华丽变身的远不止廖金牯的公司,在瑞昌市横港镇一家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将水稻秸秆塞进机器进行粉碎,秸秆粉末再和木料粉末按3∶7的比例混合,压制成生物质“颗粒”燃料,替代煤、石油等不可再生燃料。目前生物质“颗粒”燃料气化燃烧是一种清洁环保的燃烧方式,燃烧后生成的灰分还是优良的天然肥料。“现在很多企业都用这种颗粒来代替煤炭,既环保又经济,市面上供不应求。”公司总经理徐勋银说。
这仅仅是江西培育秸秆利用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秸秆“离田”利用的一部分。为了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近年来,江西各地以农为主,培育秸秆离田基料、饲料、肥料化利用产业,如赣州市信丰县把全稻草种植草菇作为老区脱贫重点产业推进,目前,全省有利用秸秆生产菌菇企业30多家,年利用稻草等秸秆16.5万吨,消纳25万亩秸秆;在九江瑞昌、吉安峡江等地有机肥生产企业,采用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生产有机肥,年利用稻草、烟叶秆8.2万吨;高安市则结合草食牲畜产业发展优势,推广利用花生秧秸秆生产饲料,年利用秸秆6.5万吨。
与此同时,江西积极培育秸秆能源利用产业,全省建成投产生物质发电厂12家,每年需要消纳大量的秸秆等农林废弃物,解决了小型燃煤锅炉被禁用后南方稻谷烘干锅炉的燃料问题,实现了以能为重。
打造收储运新模式 让秸秆收储“活起来”
“有卖秸秆的吗?”家住高安市黄沙岗镇南山村委会小褚村小组的褚太平在打理好家里的农事之后,戴上口罩,开着三轮电动车开始了老本行——走村串户吆喝着收购秸秆。今年已经66岁的褚太平,身体依然硬朗,只要农闲,就去收购秸秆。
当褚太平的三轮车装满了秸秆,他就会骑到离家不远的位于高胡公路的一个秸秆收购点卖秸秆,赚取差价。像褚太平这样的秸秆收购经纪人,在江西,不是个例,这是江西创新秸秆收储运工作的一个缩影。
为服务秸秆利用企业,解决秸秆“收储运”问题,依托国家项目支持,江西通过在交通主干道设立收购点、培育吸引秸秆经纪人、推进企业农户双赢等方式,打造秸秆综合利用收储运新模式。
在位于龙潭镇塔水村庙背村小组的高安市郭付稻草专业合作社,员工正把压缩打包成方方正正状的秸秆装上货车。合作社负责人郭明滔介绍说:“这一车秸秆大约10吨重,将运往海南。”而合作社一年大约要收购3000吨左右各类农作物秸秆。
该合作社还就近在320国道旁边设立了临时收购点,这样既方便了农户把家里的秸秆送过来,又便于把这些收购到的秸秆运回企业及全国各地。同时,合作社还有三四个固定经纪人,这些经纪人经常到附近走村串户收购秸秆,然后统一卖到合作社。
这样专门从事秸秆经纪的农民或合作社,既能协助乡镇秸秆收储站收集、储存秸秆,还能开展秸秆简单粗加工,提高秸秆收储价值。截至目前,江西已建成投入使用9个,已动工建设28个。
为了构建“组有人上门收、村有存放点、乡镇有收储中心”的秸秆收储体系,江西依托专业农机合作社或企业,以对口服务秸秆利用企业为主,建立乡镇收储中心,配备机械化收割、捡拾、打捆、压块等机械和运输设备,开展秸秆收集、分散储存等。同时,还依托种粮大户或粮食加工企业,建立秸秆收储网点,既解决自身秸秆的利用问题,同时还能增加收益。全省各地依托2019年中央财政试点资金计划建设秸秆收储点39个,年可收储秸秆56万多吨,促进了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转自:农民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