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农业 拓宽增收路子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10-10





  初秋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通甸镇,田野广阔,山风里已有阵阵凉意。


  走进通甸镇海升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人们正忙着给大棚里的草莓秧苗整枝打杈、清沟除草,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


  “整枝打杈时轻用力,不要伤到草莓根部。”方艳一边示范,一边叮嘱新来的工人。方艳是通甸镇丰华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技能培训和一段时期的劳动实践,她成为产业园草莓园艺技术小组组长,负责给村里在产业园务工的50多个姐妹进行技术指导。她告诉我们,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挣钱,一个月最少也有2000元工资,加上丈夫的务工收入,一家人吃穿不愁。


  “我们这里的草莓,供水全靠自动化滴灌,得时时查看水管是否受损。”搬迁村民杨建明正领着几个工人,四处查看供水管网运行情况。


  “以前在山上,我们完全是靠天吃饭。种一些包谷、小麦、豆子过日子,再加上靠下山到集市卖柴火,做零工,一年到头下来,收入也就三四千元。”2018年4月,杨建明从海拔3000米的高山上,搬到了通甸镇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次年4月,他进入距家车程不到10分钟的兰坪海升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一名水果育苗工人。由于人勤快、爱琢磨,技术掌握得快,今年1月,他当上兰坪海升农业有限公司生产部的大田区长,负责该农业园蓝莓大田的生产管理工作。“我们不怕吃苦,就怕没有技能,没有增收的门路。”杨建明说,他一边工作一边努力学习,现在一年的收入能达到50000元,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公司还安排了班车接送上下班,大家在这里不仅能学到现代化农业技术不说,还有稳定的收入。”杨建明说,在海升农业公司的带动下,周边村寨农民开始学种车厘子、蔬菜,走上了致富路。


  近年来,兰坪县积极探索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引进了海升、鸿翔一心堂、海兰等龙头企业,建成草莓、车厘子、蓝莓、蔬菜等特色果蔬基地和中药材产业园区,通过“公司+党支部+基地+农户”的方式,从务工、地租及资产性收益等方面,增加山区贫困户的收入,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有活干,能挣钱。


  兰坪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张庆华介绍,现在,借助大企业的技术和市场,兰坪优质的农产品能够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销往沿海大城市,拓宽了山区农民的增收门路。


  目前,海升现代产业园种植规模已达到5000亩,现阶段平均每天可吸纳当地务工人员200人以上,高峰期每天用工可达600人以上,带动周边群众增收2696.25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1081.93万元。今年6月,当地贫困发生率已经从51.6%降至零。(李寿华)


  转自:云南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