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变“金花” 茶香助脱贫——泾阳县茯茶迎来产销对接旺季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5-19





  进入五月,泾水之畔,盛产“泾阳茯茶”的泾阳县,来自全国各地的茶企进入了紧张有序的产销对接旺季。

  “泾阳茯茶,神秘就神秘在富含‘金花’。”当地一名企业负责人介绍道,泾阳自古是南茶西运的集散地和中转站。北宋时,泾阳茶商偶然发现茶叶中长出的一种神秘“金花”,这种“金花”,我们现代学名叫“冠突散囊菌”,是国家二级保护菌种,具有提高茶叶品质,调节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明洪武年间,泾阳人试制成功了这种能够发花的独特茶叶,也就是茯茶。历史上,泾阳茯茶沿着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远销到西北边疆以及俄国、波斯等40多个国家。”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平利县考察调研。在与茶农的交流中,总书记强调:“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能够在这里脱贫奔小康,做好这些事情,把茶叶这个产业做好。”

  近年来,泾阳县抢抓陕茶振兴机遇,紧紧围绕“传承历史文化、复兴茯茶产业”这一战略思路,建立完善生产标准体系,不断加大产业投入力度,产业整体稳步上升,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泾阳县先后被评为“中国茯茶之源”“全国重点产茶县”。“泾阳茯砖茶”被原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泾阳茯茶”成功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经过十余年发展,泾阳茯茶生产企业已达100多家,产量超过1万吨,产值突破20亿元。

  茯茶产业已经成为泾阳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脱贫致富的特色优势支柱产业。泾阳县连续四年举办泾阳茯茶加工技能及电商销售培训,鼓励茯茶企业录佣有意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务工,拓宽其增收渠道。同时,通过村企合作,壮大村集体经济,将贫困户镶嵌在了茯茶产业链上。全县3家茯茶企业带动31户贫困户入股分红,平均每户每年增收3290元。3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入股2家茯茶企业,平均每个村集体每年增收33000元。8家茯茶生产企业雇佣工人45名,人均月工资2013元。

  今年40岁的屈宏,是泾阳县桥底镇席杨村贫困户,2015年陕西泾阳泾水缘茯茶有限公司办厂以来,屈宏一直在该公司担任厂区保洁员,月收入1000余元。她说:“在村里企业务工,不仅能够增加收入,还方便照顾家里老人和小孩。”自2017年10月起,泾阳茯茶研发中心吸纳附近12名贫困劳动力上岗,人均月工资1000元,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务上了工,增加了收入。生活有保障了,脱贫也就有了信心。

  家住泾阳县安吴镇龙源村的贫困户刘丽娜为因病致贫户,时不时发作的癫痫让她无法务工务农。通过村企合作,龙泉公社景区为其提供免费店面,泾阳裕兴重茯砖茶业有限公司免费提供一批货源,并书面承诺后续以成本价为其供货,帮助刘丽娜实现增收脱贫。

  泾阳不产茶,但泾阳出好茶。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泾阳茯茶来说,原料博采众长,聚集现代生产要素,独有的“三不离”加工优势,(即离了泾阳特有的水质、独特的气候、独有的加工制作工艺不能制造),使得泾阳茯茶在区域互补合作、完善产业链条、带动农民增收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传统的泾阳茯茶选用湖南、湖北的优质黑毛茶作为原料。近年来,泾阳县深化与陕南茶叶产地的合作,与陕南汉中、安康两市六县区签订茶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建设优质茯茶原料供应基地,支持茯茶企业选用陕南茶叶。优质的陕南原料,也为泾阳茯茶的品质提供了保证。陕西茶业首席科学家、泾阳茯茶研发中心首席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肖斌教授介绍陕茶时认为,“陕南茶区境内生态条件良好,陕茶具有香高、味浓、耐泡,富含富硒的特点,陕南原料制作的泾阳茯砖茶保持了传统茯砖茶的特色和风味,并且发花均匀、金花茂盛、汤色澄亮、口感香醇。”

  “大部分茶园只采春茶,弃采的夏秋茶每亩高达800公斤,加工成毛茶就是200公斤,每亩至少价值1500元。”泾阳茯茶协会会长王武算了这么一笔账。“全县茯茶企业一年生产需要黑毛茶原料5000余吨,仅此一项为茶农可增收6亿。我们一家企业,16年到19年,从汉中采购原料631吨606万,为当地332户1577亩茶园带去增收,其中涉及贫困户114户,户均增收五千余元。”

  夏秋茶资源的再利用,满足泾阳茯茶原料需求的同时,为茶业种植区群众增加了收入。家住汉中市南郑区牟家坝的贫困户何元秀,现如今在云峰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务工。“公司有我这样的贫困户17个,一个月工资1800元。有的人家里茶园卖鲜叶,人还在这务工,每年能多两万多收入。”她兴奋的说,“两万多一年家里吃穿用度就够了。”

  绿叶变“金花”,茶香助脱贫。一片小小的茶叶,改变了一个家庭,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

  (陕西省泾阳县人民政府 刘洋 李岗)



  转自:人民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清明祭||梁学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清明祭||梁学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