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国:从抗疫助农看未来农业发展新趋势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2-26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部分农产品尤其是扶贫产品的产销对接渠道受阻,导致农产品滞销。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役中,保障农产品供给、稳定物价工作至关重要。面对疫情影响,如何更好地“抗疫助农”?除了涉农平台成为抗疫助农主力之外,笔者梳理包括地方政府、专家、企业等在“抗疫助农”方面的成功经验,从以下两个角度为大家提供参考。


  首先,“政府有为”为“抗疫助农”提供支撑和保障。


  抗疫助农过程中,政府如何发挥引领和统筹作用非常重要。为了更好地做好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抗疫期间,海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挥部发出《抗击疫情 人间有爱 海南抗“疫”助农消费扶贫行动倡议书》,欢迎全省爱心企业、爱心组织、爱心人士通过两大渠道对接采购海南扶贫产品,为同时打好抗疫、脱贫两大战役提供了好的借鉴。


  除了发挥统筹作用,“政府带货”也成了当下抗疫助农中可以学习借鉴的重要方式。近几年,地方官员“扎堆”为土特产“代言”,说明当下地方政府对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而在抗疫助农的关键时期,官员代言也成了必然选择。


  此次疫情,紧挨湖北的江西省瑞昌市成为疫情重灾区,山药等农产品滞销严重。2月21日,瑞昌市副市长黄青华以“直播助农”方式,成为瑞昌山药的代言主播,直播中除了“极品山药”外,还有板鸭,皮蛋,咸蛋等当地特产。这场直播最高在线人数突破160万,订单数达6200单,成交额52万,累计销售1.2万斤山药,4.1万枚咸鸭蛋,9.5万枚松花蛋,1100只板鸭,取得了不俗等助销成果。


  其次,助农公开课成为了“抗疫助农”重要赋能方式。


  疫情期间,众多一线行业专家上线分享优质农产品电商上行、品牌营销实战技巧,为新农人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抗疫助农·大咖聊电商”公益课堂上,农优一百创始人,农业品牌实战专家李恩伟为学员分享了《农业品牌的一五五七》的线上主题课程。课程吸引了大量新农人和农业负责人在线观看,课程内容干货满满,学员、老师互动不断,好评如潮。


  农特集团总裁、中国电商物流专家黄刚则在疫情期间,以直播、短视频等多种形式,为新农人和农业负责人提供包括粉丝经济如何助力三农带货、疫情对农业影响等主题课程,通过多种案例和模式,为抗疫助农贡献智慧。


  金梧桐县域则梳理过去一年三农专家观点,以助农公开课的形式,推出了一系列短视频课程,立足乡村振兴,聚焦产业兴旺的关键问题、创新作法,为抗疫助农提供了一系列公益性知识讲座。


  当然,“抗疫”是阶段性的,“助农”是持续性的。疫情之后,农业发展将会有哪些新的改变呢?


  首先,农产品的县域小循环将得到强化。疫情影响下,农业供应链、渠道等均受到波及,地方农产品供应也承受着巨大压力。做好农产品县域循环,不仅使农产品的销路问题得到了解决,更重要的是在渠道、供应链受到冲击的时候,县域内小循环能够有效的保障地方农产品供给。


  其次,数字经济将成为农业发展新动能。随着数字乡村建设,数字经济正在不断渗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乡村治理等方方面面,进而带动乡村全面振兴。未来,在政府指导、《规划》引领、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共同推进下,数字农业将成为发展引擎,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换道超车”。


  第三,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不断提升,会进一步强化对标准化、品质化、品牌化农产品的需求,只有不断深化供应链体系建设,加速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推动农业产业链创新,加快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和质量全程可追溯体系建设,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农产品需求。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化“三农”发展动能的核心和关键,是确立承载产业、集聚项目、融合要素的平台。在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电商产业园将发挥重要的载体平台作用。以电商产业园为支点,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沈丘模式为例,河南省沈丘县以电商产业园为平台,通过引进资源+地方产业特色模式,为政府、企业、行业平台、消费各个环节提供联通和服务,以空间创新带动产业优化、链条延伸,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现有产业和发展载体的升级换代。未来,沈丘县电商产业园将建立“电商产业园+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合作社、电商企业+贫困户”的长效电商扶贫机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拓宽沈丘农特产品的网络流通渠道,打造沈丘县域品牌,促进沈丘农产品上行将发挥积极作用。(文/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老杨会客厅创始人 杨建国)


  转自: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