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东市调整种养殖产业结构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7-08





  近年来,海东市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果蔬产业、富硒产业、绿色养殖等在农牧产业中的比重,形成了“川有园区、区有龙头企业,浅山有合作社、社有能人,脑山有农牧场、场有产业”的立体格局,以乡镇为主进行布局,既做大优势产业,又挖掘并做强特色小产业,健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适度发展规模经营。
 
  流转土地,成立专业合作社,吸纳剩余劳动力,每年给村民分红……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每个村子经过调整产业结构,实实在在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平安区三合镇冰岭山村就是一个缩影,经过产业调整之后的冰岭山村开始种植金花葵,通过去年的示范种植,今年规模扩大到了200亩。与此同时,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成了有些村子的致富新法宝。 

  三合镇索尔干村由于自然气候、地理条件适宜种植饲草料,为肉驴养殖项目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索尔干村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让建档立卡户进行订单养殖,实现稳定增收。索尔干村党支部书记谢万帮告诉记者,索尔干村属于易地搬迁村,随着搬迁之后当地自然条件不断变好,饲料种植已成为当地的优势产业。同时,肉驴养殖项目的落地,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村里养殖的肉驴数量规模也从200多头涨到了400多头。 

  近年来,三合镇依托土地富硒资源优势,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科学分析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引进新品种,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以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为目标。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帮扶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实现产业增收,稳定脱贫,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三合镇党委副书记孙万新告诉记者,三合镇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种植金花葵、百合、中药材、油用牡丹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规模化经营,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下一步,还将进一步扩大种养殖规模,成立村级专业合作社,发展村集体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更多的群众发家致富,实现富民强村。 

  今年是“十三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全市农牧业工作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开展“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小农户”产业化联合社。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和龙头企业。鼓励家庭农牧场开发资源优势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的农牧业项目,逐步形成产业特色和品牌优势。(责任发布:王芙蓉)


  转自:海东时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毕业证、身份证、营业执照、健康证……小广告宣称“只要你需要,就能办到” 记者街头探假证(来信调查) 毕业证、身份证、营业执照、健康证……小广告宣称“只要你需要,就能办到” 记者街头探假证(来信调查)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