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其中,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在农业领域取消了禁止外商投资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的规定;在全国开放措施的基础上,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取消了禁止外商投资中国管辖海域及内陆水域水产品捕捞的规定。
时隔一年,负面清单的再次缩短、农业领域的放宽准入充分展示了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业界专家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农业领域的开放或许会使得竞争更加激烈,但也会推动中国农业加速优化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野生动植物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作为国家重要资源,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一直是重中之重,中国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更是严加管控。
业内人士表示,为了保护中国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和生态性,业界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一直十分慎重。但如果予以科学研究、合理保护、有序开发,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对于野生动植物资源,并非圈地保护了事,更需要投入人力财力进行科学研究,通过研发扩展物种数量。例如,大鲵(娃娃鱼)此前是国家珍稀濒危一级保护物种,如今繁殖迅速,已走出国门创造收益。
中国在动植物保护、有序开发和培育新品种技术等方面,人才相对欠缺,并未形成完整的科学保护和有序开发链条。此次负面清单取消禁止外商投资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的规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难度,但外资进入该领域将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中国动植物研究水平的提升,加大有关方面人才技术的培养和研发力度,形成有益的系统闭环。
"放宽农业领域的外资准入将会使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但也会推动中国农业加速优化发展。"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而言,农业领域放宽外资准入利大于弊。
宋清辉的观点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的认同。在采访中,李国祥直言,放宽外资准入加剧了外资企业与国内农业企业的竞争,但竞争产生的倒逼机制将促使国内农业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
"长期以来,农业领域的开放都存在一些争议,但整体看外资企业发挥了积极作用。"李国祥告诉记者,畜牧业是农业领域最早对外资开放的行业,如今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形成了共同发展、合作性竞争的局面。
2018版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取消了稻谷、小麦、玉米收购、批发的外资准入限制,以及小麦、玉米之外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粮食业成为农业领域开放较晚的行业,在经历了一年的逐渐适应期后,业界也由最初的担心转变成开展合作性竞争。
"我国在收储政策方面开放得比较缓慢,但在此过程中,尝试性的放开并未出现完全失控的局面。虽然不确定未来是否会出现分歧,但目前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共同发展产业,在竞争中合作将成为未来的主导模式。"
在李国祥看来,农业领域放宽外资准入在彰显国家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同时,也为中国带来了技术、资本和产业的升级。"实力较强的农业企业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将抓住机遇,完善自我,更好地转型升级;实力较弱的农业企业在竞争中则可能无法应对挑战,最终失败。"(记者晏澜菲)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