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主产区因地制宜探索新“稻”路 广袤田野上绘就好“丰”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0-12





  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目前全国秋粮收获已过半,进度略快于上年同期,冬小麦、冬油菜播种开局顺利。今年秋粮有望再获丰收。


  从各地实打实收的情况看,秋粮面积增加,特别是高产作物玉米面积增加;秋粮单产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旱地作物单产提高。


  种粮“老把式”实现技术迭代


  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南省是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我国水稻第一生产大省。跟随记者的镜头去湖南看一看。


  在长沙市望城区桥驿镇,种粮大户马强的中稻田正在进行最后的收获。经过实收称重,他对今年的收成心里有了底。


  湖南长沙望城区种粮大户马强称:“最近三年,今年产量是最好的,相较于去年,每亩能够提升100斤左右。”


  马强是土生土长的桥驿镇人,十年前,他试着流转村里的土地开始自己种田,流转面积从最初的100多亩增长到现在的460多亩。而这十年间,马强在耕作中感受到了农田水利设施和农机设备的不断升级。


  马强说,今年种植的水稻是他种地十年来用上的技术最多的一次,每个环节都“武装到了牙齿”。春耕时,选择高产优质稻种进行工厂化集中育秧,通过机械化移栽实现合理密植;田管过程中,测土配方施肥和一喷多促等绿色防控技术也全面应用,提升粮食品质。


  而在收获环节,马强的合作社今年也进行了全面换新。新的农机不仅收割效率更快,脱粒更干净,损失率还降低一个百分点以上,更重要的是新出台农业机械以旧换新政策让他们节省了不少资金。


  今年,望城区制定适合本地气候土壤的良种清单、化肥减量增效新型技术清单和新型农机具清单。靠着这三张清单,像马强一样的种粮大户在种植过程中更加科学高效,支撑起了今年的粮食丰收,预计望城区全年总产量可达24万吨。


  种粮“小白” 跨省种地有秘诀


  在更好的科技和政策的驱动下,在湖南,不仅是本地的老种植户们种植水平不断提升,一批外省的年轻代新农人也选择跨省来种地。虽然他们掌握的种植技能还不够多,但是今年也一样实现了大丰收。


  大家好,我是来自江苏盐城的刘晓宇,我在益阳赫山种了3000多亩地。我们今天开始收割,大家看一下我田里的这些谷子大概能有多少产量?其实今天上午我们割了两车,算下来平均亩产量在1500斤左右,较去年增产了大概80斤。


  其实怎么增产,我觉得总结来说要有良种、良田、良法、良机。良种就是我们今天这个品种,我选用的是清莲丝占,是一个低吸镉品种。低吸镉品种有效地阻碍了水稻对镉的吸收,保证了粮食安全。


  然后说良田,我现在所种的这些田都是经过高标准改造的,可以很快速上水也可以放水,包括机耕道的建设,很方便我们所有农机的使用,像这种高标准农田大大降低了种植成本。


  第三点就是增产的良法。今年我们听从植保站老师的要求,在田里面放置了很多绿色的诱捕灯,有了诱捕灯之后,我们可以大大降低虫的基数,降低虫的基数就会让我们少用农药,从而保证了水稻的品质。


  最后一点说良机,我们收割全部采用收割机,包括先开始的播种,我们都是用插秧机插秧增加了效率,每亩的用种量也会提高,基本苗就会多,叫合理密植,保证了基本苗之后,我们才能保证产量。


  对于我们“90后”新农人,农村的舞台越来越大,我们对农村的想法也越来越多,所以说我们愿意回到农村,同样可以闯出一番天地。


  探索新“稻”路 绘就好“丰”景


  刚刚通过一老一新两位种植户,我们看到了今年湖南省秋粮生产出现的新变化。在这背后,是湖南全省推出的一系列针对性的新举措,让粮食产能得以稳步提升。


  根据最新农情调度,今年湖南省秋粮生产形势良好,全省2200多万亩中稻基本收获完成,1900多万亩晚稻即将开镰收割。


  今年年初,湖南就明确了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135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615亿斤左右的目标。其中最突出的举措就是在全省推广集中育秧设施的建设。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副处长龚志明称:“我们争取了各级投入18多亿元,在全省布局建设集中育秧设施1800万平方米,新增服务大田面积550万亩以上,稳定了双季稻面积,提升了秧苗质量。”


  今年湖南省将合理密植作为提单产的首要技术在全省推广,实施机插、机抛作业补贴1000万亩,能够带动全省亩均基本苗增加10%以上。


  与此同时,今年审定镉低积累水稻品种8个,在全国率先实现早、中、晚稻全覆盖。


  龚志明称:“我们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资金95亿元,统筹使用商品粮大省奖励等资金9亿元,确保集中育秧、机插机抛、社会化服务等重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也保障种粮主体的正常的收益,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转自:央视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