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春播接近尾声 粮油单产提升行动扎实推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6-02





  眼下,东北地区的春耕春播正如火如荼开展。辽阔的黑土地上,播种机来回穿梭,农民忙着播种、插秧。在夏粮主产区陆续开镰的同时,我国春播生产接近尾声。据农业农村部5月26日农情调度,全国已春播粮食8.5亿亩、完成90.1%。作为我国主要产粮区,东北地区早布置、早备耕、早动手,确保春耕生产按时推进。


  做好技术指导服务 确保完成春播任务


  伴随着嗡的一声轰鸣,无人机随着指令腾空而起,匀速向稻田上空飞去。随着螺旋桨的转动,机身下的喷淋头喷出的雾化液体,均匀地喷洒在水稻秧苗上。


  这几天,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创业农场有限公司第七管理区种植户刘晓峰正忙着施肥。他说:“这几年,我都用无人机进行植保,方便快捷,减少人工成本,安全性也高,再加上农场统一飞机航化作业,就可以全方位及时防治水稻生长中出现的各类病虫害,效果非常好。”


  在水稻秧苗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创业农场有限公司全面开展科学田间管理工作,让植保无人机“飞”到田间地头,当好“植保员”,给土壤吃上“鲜营养”。


  从4月中下旬开始,东北地区陆续进入春耕时间,5月则是春耕高潮。


  春耕生产开展以来,黑龙江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分别成立了春耕生产指导组深入基层开展指导服务,特别是省农业农村厅组建了11个下沉一线包市(地)工作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到市县、乡镇、村屯,通过对台账、对地块、对物资,查看粮食作物、大豆面积落实情况,真正了解实情、发现问题,真正发挥督促利剑作用,确保完成各地粮食和大豆生产任务。


  连日来,辽宁省新民市柳河沟镇大赵屯村抓住有利时机,全面开启春耕生产模式,田间地头一派繁忙。大赵屯村党支部书记郭特表示,今年该村牢牢把握春季生产的关键时机,抢抓农时,全力动员广大群众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的各项工作,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辽宁锦州,各部门密切部门协作强服务。农业农村部门联合气象局建立信息和资源共享机制,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补充土壤墒情。同时,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农资打假保春耕”专项行动,有效保障了农资产品质量安全。


  地方有服务,国家也有指导。为强化指导服务,切实抓好春播面积落实,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春播任务,在东北地区春播高峰期,农业农村部派出4个工作组,分赴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开展调研指导,确保春播面积和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扩面积提单产 综合施策提升粮油产能


  春耕生产期间,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的田间地头,有一支20多人的队伍,他们通过娴熟的技术奔忙着安装每一处滴灌带上的三通接头。


  牡丹是这支队伍的一员,她也是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高力板镇丰产嘎查供销屯农民。“2016年我开始学接滴灌带的技术,今年干完自家的农活后,我们组队到临近乡镇安装滴灌带。”牡丹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认可并使用浅埋滴灌技术,该技术把传统的浇地变成了浇苗,实现了节水、省工、省时、省力。同时,结合农作物需肥情况,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滴灌和施肥,实现增产增效。


  提升单产需要技术,也需要行动。今年内蒙古多措并举提升粮食单产,启动实施单产提升行动,分作物制定单产提升行动方案,明确提升措施和目标。支持以粮食作物为重点建设170万亩高产高效示范区,集成推广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大豆大垄高台栽培等关键技术,推动提升种植水平和产业发展能力。


  吉林也在提升单产方面下功夫。“今年我们全省共有16个县新设立了24个增产示范区,示范地块全部落实到户,持续探索推广成熟的集成技术模式。”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王永煜说。


  据介绍,今年吉林开展粮油作物高产高效攻关示范行动。实施粮食作物高产竞赛,充分激发各类主体争创高产的积极性、创造性,总结优化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高产技术体系,切实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东北三省一区是我国大豆最重要的主产区,近年来大豆播种面积占全国约六成,2022年扩种面积占全国增量的79%。农业农村部提出,今年将聚焦100个重点县整建制实施大豆单产提升行动,集成推广高产高油品种和良法良机,带动大豆大面积稳产增产、提质增效,引导鼓励农民多种豆、种好豆。


  日前,农业农村部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召开全国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推进会,开展大豆高产栽培和病虫防控等技术培训,部署安排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重点工作,确保重点任务和关键技术落实落地,全力推动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王田)


  转自: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