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启动选育“全能”低损水稻品种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2-15





  2月12日,记者从重庆市农科院获悉,该院与中国农科院共同承担的低损水稻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项目已正式启动。这是重庆市政府与中国农科院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中的14个科研项目之一。


  “我们希望通过项目实施,用5年时间选育出优秀的低损水稻品种,将水稻机收损失率降低一半,加工碎米率比部标一级标准降低一半。”市农科院水稻所研究员李贤勇说。


  李贤勇介绍,目前在以籼稻种植为主的南方稻区,大米生产过程中收割、加工、储藏3个环节均存在较大损失。收割方面就是落粒问题。目前籼稻品种都容易落粒,不管是人工收割还是机收都会因碰撞导致谷粒掉落。其中机收损失率略高,平均在10%左右,也就是说一亩地要损失谷子50公斤左右。


  “加工方面就是碎米率较高。”李贤勇说,一般来说,稻谷的出米率大约为70%,100斤稻谷加工后可得70斤米,但受稻谷形状、硬度等影响,加工过程中会出现碎米,整精米率随之降低;最后就是储藏过程中,受温度、湿度和空气氧化等影响,稻谷容易出现陈化变质现象。


  根据多年科研实践,在收割、加工、储藏方面,市农科院均已有相关低损品种,但尚未选育出集3方面优良性状于一身的聚合型低损品种。


  “这主要还是因为我们掌握的育种材料不够,以及对于资源的基础研究不够。”李贤勇说,目前市农科院相关品种的诞生更多是偶然发现所得,其基因和遗传规律研究还不够透彻。


  此次与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合作,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最终培育出机收损失率5%左右、加工碎米率在7%以下、不易陈化变质的“全能”低损品种。


  “目前我们手上有近8.5万份水稻种质资源,且在水稻基因研究方面有较好基础。”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韩龙植说,此次项目实施中,中国农科院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研究优势,助力重庆市农科院低损水稻品种选育以及后期应用、推广,用低损品种助力粮食增收。


  转自:重庆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中国科学家在“多快好省”培育水稻上取得新进展

      中国60%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粮,因此培育高产优质型超级水稻新品种是中国育种学家的奋斗目标。  如何才能实现多快好省地培育出一粒好种子?记者23日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悉,中国科学家利用品种设计的...
    2017-03-24
  • 海南耐盐水稻大田试验获丰收 最高亩产逾400公斤

    近日,由海南省耐盐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耐盐南方籼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项目第二年大田试验取得可喜进展,几个耐盐水稻新品种在含盐量0 6%的海水倒灌农田中增产明显,最高亩产可达400公斤以上。
    2017-06-22
  • 袁隆平海水稻今日测产 未来将在中国2.8亿亩盐碱地推广

    袁隆平海水稻今日测产 未来将在中国2.8亿亩盐碱地推广

    9月28日,由袁隆平挂帅的“海水稻”项目将在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的试验基地和金口镇海水稻稻作改良国家示范基地进行实地测产,未来或可在2 8亿亩盐碱地推广。
    2017-09-28
  • 中国科学家用优良基因“模块”组装出超级水稻

    中国科学家用优良基因“模块”组装出超级水稻

    新华社南京11月1日电 在水稻起源之地,先进的基因组技术可能将彻底改变这种古老作物的未来。中国科学家如拼搭乐高积木般,将超高产、品质改良和抗性提升等优秀基因“模块”“组装”成了一种前所未见的超级水稻。
    2017-11-08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