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贵州省2020年主要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省统计局局长、新闻发言人肖云慧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到,2020年贵州省水果产量比2015年增长187.1%。不仅如此,贵州省水果面积也由2015年排名全国十八到如今全国第七的位置。一个特色农业产业,短短5年间产量得到近2倍增长,这样的增速令人惊叹。
再细看一下今年的几个重要数据,2020年,全省园林水果果园面积达985.04万亩(不含刺梨),产量521.27万吨,产值300.3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27%、17.94%和26.98%。根据贵州省统计年鉴中数据显示,贵州省自2017年以来,水果产业面积、产量每年都以双位数字的同比增长率高效发展着。这一系列量和质的飞跃,贵州是怎么做到的呢?
把优点做到极致,这就是贵州做法。但凡农作物,都有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果树尤为如此。
按照优势产品在优势区域裂变式发展和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的思路,贵州省选择百香果、猕猴桃、火龙果、蓝莓、地方名李、特色樱桃等“4+2+N”优势树种发展,实现了在规模、标准、品牌上的重大突破。
如今,蓝莓、李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猕猴桃稳居全国第三,百香果跃居全国第三。
通过持续在全省果园开展“清园行动”“双减行动”,把好“贵州精品水果”源头第一道关。逐步完善贵州水果标准体系,保障果业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今年,“贵州精品水果”这一省级公共品牌在西南、华南、华东等多个市场打响。“修文猕猴桃”“罗甸火龙果”“麻江蓝莓”等区域公共品牌和“弥你红”“蓝之灵”等企业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持续强化。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对水果生产、流通、消费等带来了不利影响,贵州省水果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把疫情影响降到了最低。
针对疫情期间上市的库存猕猴桃、柑橘等水果,组织专家团队、产销战队迅速行动,协调做好销售工作,化解滞销风险。
同时,积极组织水果专家团队创新工作方式,利用“互联网+”等方式开展农民培训、技术服务,指导各地冬季管理工作和春季建园工作。
“优质才能优价”,这样的市场理念促进了贵州水果产业全面强化科技支撑,确保“种好果”,大力构建畅通产销渠道,确保“卖好价”,保障黔果顺利“出山”“出海”。
如何种好果?提升果品品质?在技术服务上,组建并壮大“4+2”树种专家战队以及储藏加工、信息经济、气象服务9个省级专家团队,健全技术服务体系,为水果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对产业关键瓶颈问题开展技术服务和科研攻关。在果树种苗繁育、品种换代、种植方式、技术保鲜、病害综合防控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为贵州水果高质量“出山”“出海”提供了可能。
今年,省水果专班举办了10余场省内外产销对接活动,多次组织省内企业参加省外多场大型活动,全力搭建产销对接平台,依托省供销社健全完善的销售网络体系,在大型电商平台,设立销售专区,通过产品上线、直播带货等方式,不断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在省内市场,贵州精品水果走进首杨,直进机场,与首杨水果共同打造“贵州精品水果”消费扶贫店30个,在8家惠民生鲜超市设立“贵州水果”销售专区,持续推进水果进军营、进机关、进学校、进医院、进超市、进国企、进景区“七进”工作。省内市场表现较以往有了质的飞跃。
针对当前贵州水果企业小散弱、活力不强、融资难贵等问题,积极开展农银企联合发展新模式,开展金融创新,培育壮大水果经营主体,增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飞跃的贵州水果产业,未来可期!
转自:潇湘晨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