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贫困小山村 今朝旅游“打卡地”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10-27





云花溪谷景区流转周边土地,进行一体化运营,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集餐饮住宿于一体的骆驼湾村小院也成为游客拍照打卡地。 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儿童乐园、小吃美食街、土特产售卖、农家乐……10月6日,阜平县骆驼湾村热闹非凡,可观、可食、可赏的乡村生态游项目吸引了不少周边乃至京津的游客前来“打卡”。中秋国庆假期,骆驼湾村日均客流超万人次,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日均15万元。


  骆驼湾生态旅游带火了小山村,也带富了全村人,成为阜平县发展全域旅游、推进旅游产业扶贫的样板。今年,阜平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后,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和红色文化底蕴,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转型发展、富民强县的重要抓手,挖潜力、促融合、强推介,全面推进旅游提档升级,持续提高旅游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和促进脱贫防返贫中的贡献率。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效应叠加,该县各景区景点人头攒动,游客接待量达26万余人次,收入超1.1亿元,创造了近年来的历史新高。


  “景区带村”:旅游扶贫助农增收


  金秋十月,位于夏庄乡的云花溪谷景区红叶满枝、层林尽染。在漂流峡谷内,一场别开生面的皮艇赛正在进行,10多艘皮艇破开水面,奋勇向前,湍流之上一片欢腾。


  据介绍,云花溪谷集纳了中国北方第一漂、玫瑰谷风景区、国际自驾车休闲营地等多个项目,是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区核心项目,并通过旅游扶贫“四位一体”景区加农户模式,带动周边农户脱贫致富。


  “四位一体”模式指的是,通过整合统筹夏庄乡扶贫资金参与景区项目建设,并与周边村签订扶贫协议,以土地流转金加分红、务工薪金、景区经商、利益联结机制等形式,直接带动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致富。其中,该景区已流转了周边273亩土地,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06户、313人,每亩土地流转金1000元,可分红200元,每亩土地每年可增收1200元。


  据阜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借承办保定市第三届旅发大会契机,该县将今年定为全域旅游升级年,着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并选定骆驼湾顾家台乡村旅游度假区、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云花溪谷景区、天生桥瀑布群景区、食用菌核心园区、大道农业生态示范园等6大项目,全域推进乡村旅游,探索出景区带村、企业带户的旅游扶贫模式。


  打造精品旅游项目,形成了“红绿结合、南北呼应”的大旅游格局。阜平县除了积极推动天生桥景区、城南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提档升级,创建5A级景区外,还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先后开发了云花溪谷、龙悦湖、千峰山、银河大峡谷为核心的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签署古北岳恒山、仙人山景区、三官村旅游等开发合作协议;深入挖掘丰富的红色资源,打造了以花山村毛泽东旧居、马兰晋察冀日报社旧址、店房国防军事教育基地为核心的一批经典红色旅游目的地。通过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带动周边乡村发展,实现红色旅游、绿色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融合发展。


  目前,全县精品景区达到7家。通过景区开发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直接带动了4个乡镇、12个村经济发展,周边群众参与经营、务工增收。其中,朱家营、罗家庄、三官村等村每年依靠景区,村集体收入达40万元以上。


  “企业带户”:企业与农民双赢


  “过去种土豆玉米,一年收入2000元;现在我和大女儿、儿子都在旅游公司上班,每人每个月收入2100元,小院租给公司,每年还能拿到5万元租金。”在阜平县骆驼湾一号院,72岁的女主人顾宝青向游客介绍起自己的幸福生活。


  去年,由县政府主导,阜裕公司与顾家台村和骆驼湾村合作成立了阜平县顾家台骆驼湾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每年每平方米100元的价格租赁村民的房屋,进行统一规划改造和经营,打造了40多个民宿小院,包括餐饮、住宿、小吃作坊、会议室、娱乐休闲等20多种业态。两村91户群众通过土地流转、房屋租赁、参与经营、务工获得薪金等方式,每年户均增收2.52万元。目前两村旅游从业人员达127人,其中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50人,人均月收入2100多元。


  把“游山水之景、享山水之乐、寄山水之情”作为重点,阜平县引导企业开发旅游项目,将田园风光、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整合包装,带动当地及周边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房屋租赁获得租金,使周边群众参与经营、务工增收走上致富高速路,让生态美景变成了真实的聚宝盆。


  前不久,一场别开生面的热气球活动在云花溪谷举行。五彩缤纷的热气球缓缓升入高空,与绿油油的草地、湛蓝的天空构成一幅和谐的画卷,引得无数游客拍照记录。


  “如今景区火起来,我们的生意也就好做了!”多个入驻景区经商的村民说,从前大山阻隔了致富路,而今开发生态旅游让不少村民吃上了旅游饭,过上了好日子。据介绍,除了吸纳各类农民商户300人在景区内经商外,景区在建设、经营过程中已累计用工1120人次,带动建档立卡户129人次,人均增收4563元,成为带动周边村民增收的强有力引擎。


  发展全域游持续稳固脱贫成果


  “姿势保持不动,马上就画好了。”10月8日,一名北京画家走进龙泉关镇黑崖沟村,在村里的大槐树底下为村民老赵画素描。青砖、黄墙、灰瓦,整修一新的黑崖沟村保留了古朴的太行民居风貌,整洁的村容村貌和朴实的村民,受到不少游客和外地画家的青睐,沉寂多年的小山村也热闹起来。


  因旅游让山村焕发新生机非黑崖沟村独有。近年来,阜平县坚持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推进,共改造农村危房19290户,并对花山、马兰、平石头等25个特色保留村的2322户民居实施提升改造,构建起“一个村落就是一处风景、一条线路就是一方乐土”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在此基础上,该县发展全域旅游,相继打造了以城南庄村、花山村等为代表的“红色研学乡村游”,以朱家营村、西下关村等为代表的“生态观光乡村游”,以革新庄村、易家庄村等为代表的“休闲采摘乡村游”等乡村旅游发展体系,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强劲动力源。


  青山绿水间,驱车行驶在阜平县新修的柏油路上,一个个青砖灰瓦、精巧别致的小村落接连闪过,一个个微景观、大景区被串联成线。


  为拉大全域旅游框架、进一步完备基础设施,阜平县打造了全长13.78公里的天生桥至夏庄公路,连接起天生桥景区、云花溪谷景区旅游圈;修建了总长度100余公里的7条旅游风景廊道,串联起一条条自然风景线、红色文化线、产业布局线;新建的名舍酒店、粮仓酒店、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则进一步提升了旅游接待和服务能力。


  此外,该县还紧紧围绕“旅游+”模式,形成多产业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拓展群众增收途径。目前已形成大道香梨采摘、黑崖沟樱桃采摘、白崖神仙山仙桃采摘、易家庄葡萄采摘等一大批特色采摘园区,呈现出游客在生态美景中畅游、群众在产业融合中增收的美好图景。(河北日报记者 寇国莹 通讯员 李秀芹)


  转自:河北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