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将至,今年长达8天的十一黄金周,有望给国内旅游带来一波旅游高峰。全国多地旅游景区也在十一黄金周延续了暑期以来的门票降价潮,上千家景区门票降价,部分景区还实行免费参观。业内专家指出,相比往年,今年各地景区降价幅度和范围更大,为疫后旅游市场复苏添砖加瓦,能够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旅游经济链条的整体复苏,但降价不能降服务,想要实现降价带来的综合效益并让消费者买账,服务质量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是前提。
上千家景区门票降价,部分免费开放
7月14日,文旅部发布通知,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同时调整旅游景区限量措施,接待游客量由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调至50%。自8月起,各地景区掀起了一波降价潮,山东、山西、湖北、陕西、贵州、甘肃等多地景区纷纷降低门票价格,也有部分景区免费向游客开放。
7月24日,山东省发布《关于降低全省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通知》,自8月1日至12月31日,降低山东全省81家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包括9家5A级景区、35家4A级景区。比如,曲阜“三孔”景区门票价格由140元/人调整至70元/人;青岛市包括崂山风景区在内的12家景区免费对外开放;泰山景区非法定节假日执行优惠价格57元/人,法定节假日执行原政府定价115元/人。
8月1日至12月31日,贵州省400多家A级旅游景区实施门票五折优惠政策。同期,陕西省5A级景区大唐芙蓉园、楼观台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等景区免费开放,西安市80%以上各级各类国有博物馆、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8月7日,湖北省政府宣布从8月8日到今年年底,全省近400家A级旅游景区向全国游客免门票开放。
截至8月16日,山西省已有130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执行2020年下半年周一至周五工作日向全国游客免首道门票,包括云冈石窟、五台山、平遥古城等著名景区。9月8日至12月31日,新疆喀什地区宣布向所有游客实行A级景区免门票政策。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景区门票降价给游客带来实惠,同时“预约游”和“健康码”仍旧必不可少。不少免费开放的景区实施线上预约、分流限流的措施,十一黄金周游客数量较多,各大景区提醒游客提前预约,避免扎堆儿或因无预约无法进入景区。
门票降价刺激游客数量增长,推动旅游行业复苏
从暑期延续至年底的门票降价覆盖了十一黄金周这一旅游高峰时段,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景区为了控制假期游客数量,将门票降价时段局限在工作日或非法定节假日。这意味着国庆假期游客将无法在这类景区享受门票优惠,计划前往门票降价景区的游客要做好功课。
实际上,国有景区门票降价工作在2018年就已经启动,去年十一黄金周之前,超过21个省市出台了景区降价措施,其中免费开放和降价幅度20%以上的景区占比超三成。与往年不同的是,受疫情影响,今年景区降价幅度和覆盖范围更大,降价50%甚至免费的景区不在少数,希望借此聚集人气,进一步推动旅游行业的快速复苏。
中国旅游协会旅游营销分会副会长葛磊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门票降价对于景区重启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从长远来看,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景区门票降价是大势所趋,这些旅游资源未来会成为一种全民共享的公共旅游产品。对商业化投资运营的景区来说,把门票降价作为一种短期的营销手段,也能刺激客流量的增长。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产业研究所所长张金山告诉新京报记者,门票价格是影响游客前往景区游览的主要因素,随着十一黄金周临近,景区纷纷降价甚至是免票,反映出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防控,同时有利于提升消费者的旅游意愿,提振景区人气,促进旅游行业的强劲复苏。
降价不能降服务,景区应更关注游客满意度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旅游市场逐渐复苏,旅游景区也按下重启键。重启后首先亮出“降价”这张牌,对长期依赖门票经济的景区来说,疫情正在倒逼其加速转型,加速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管理能力。葛磊指出,降低门票价格的前提,应是基于景区二次消费的完善,提升让游客“心甘情愿”消费的能力。景区经营的理念导向应从关注游客量转向关注游客满意度,进而提升客单价和重复消费率。
张金山表示,在门票降价的刺激作用下,游客量的快速增长甚至全面恢复,是当前景区运营管理的基本目标。但从长远来说,景区降价能不能起到带动综合效益的作用,还需要看景区未来的经营管理,降价不能降服务。建议景区的管理与疫情防控常态化进行有机结合,除了全面执行疫情防控措施,保障游客的安全和健康,还要积极发展户外体育运动、康养型旅游项目,丰富具有市场前景的旅游项目类型,化危为机,增加盈利点。
此外,对于景区所在的目的地来说,景区降价也能给当地带来人气,尤其在疫后复苏阶段,景区的恢复可以带动吃住行游购娱整个旅游经济链条的恢复。张金山指出,景区可以起到统筹带动作用,对促进区域旅游的全面复工复产具有重要意义。
转自:新京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