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马蜂窝、携程、飞猪等布局“云旅游”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3-17





a686c9177f3e67092c349577ae79c13bf9dc5543.jpeg


  “云旅游”并非仅是一种方式,它还是一项新的技术、新的产品。


  截至3月8日,国内已有至少20个城市、1000多家景区开通线上游览服务;OTA们如携程、飞猪、马蜂窝等纷纷摩拳擦掌,陆续更新“云旅游”服务;新浪微博则在关于“#在家云旅行”的话题上已有过7.3亿次阅读量,23.6万次讨论量……


  疫情之下,“云旅游”概念再度兴起,百度搜索平台上年初至今已有过千万条搜索报道,然大伙对“云旅游”概念似乎并不明晰,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云旅游”在概念上有诸多表述方式,如“宅旅游”、“线上旅游”等等。


  “‘云旅游’跟旅游本质——异地体验感脱节,‘云旅游’会是伪概念吗?”带着这样的思考,新旅界(LvJieMedia)连日采集多方信息。


  何谓“云旅游”?


  事实,早在8、9年前,约2011-2012年间,在云计算技术日渐成熟的背景下,国内已有多家学术机构浅议“云旅游”。


  彼时,业界多认为:“云旅游”是基于“云计算”而出现的。它是融合了现代高科技技术的智能化旅游资讯系统,包含了导览、导购、导游和导航四个基本功能。与其说它是一个技术应用不如说它像朵朵云彩把旅游活动中的相关产业和利益者联合起来而形成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咋一看,彼“云旅游”概念似乎跟当下我们理解的“宅家云旅游”、“宅家看世界”相去甚远。然据新旅界梳理发现,现有媒体报道、讲述的“云旅游”概念无一不紧紧围绕导览、导购、导游和导航四个基本功能。


  例如,2月17日前后,以携程为代表的OTA们纷纷发布“国内外景区语音导览”服务,借助“语音+图文”的形式,为宅家看景点的人们提供导览服务,这是“云旅游”;


  再如,以故宫博物院为代表的“VR+语音+图文”导览小程序再受关注,除提供导览服务外,还为游客还原实地景色,这是“云旅游”;区别上述小程序形式,2月20日,敦煌研究院与腾讯联合推出首个拥有敦煌石窟艺术欣赏体验的微信小程序“云游敦煌”,用户在家动动指尖即可观赏专属壁画、专属内容,这是“云旅游”;


  还有,2月23日,国内8大博物馆携手淘宝直播,结合“实景直播+主播讲解+科普讲座+现场卖货”的形式,与淘宝大学云课堂的2000万师生一起线上看展,为博物馆文创提供营销的渠道,这是“云旅游”……


  从图文语音到虚拟现实再到视频直播,“云旅游”的表现形式层层递进,从单向的图文欣赏到多人的直播互动,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


  “‘云旅游’它绝非一项单一化的产品,它是结合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化产品。”针对业界对“云旅游”的普遍质疑,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王笑宇为新旅界答疑,“它一方面能突破天气、场地等传统旅游活动的局限,为游客带来全新的体验和认识;另一方面,‘云旅游’能为旅游供应商提供更好的营销渠道、服务基础,从游前的行程预览、游中的增强体验到游后的行程回顾,全方位完善游客服务的每个细节。”


  他举例介绍,一般的户外研学教育无法让小朋友到达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但如果运用“云旅游”虚拟现实技术后,我们不仅能模拟核心区域,还能把一只恐龙投影到模拟范围内,让研学旅程更加生动,让游客体验更加深刻。


  马蜂窝有关负责人同样表示相似的看法。他认为,5G时代的到来,为“云旅游”发展做好了技术准备和市场培育。“云旅游”已经成为疫情期间的重要旅游营销场景,目的地更应抓住这一契机,强化线上资产积累,搭建长效的传播阵地,适应用户多元的玩法需求,着力挖掘当地差异化的优势资源,实现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云旅游’既是技术支持工具,也是体验创新产品。”王笑宇总结道。


  “云看景”不如“云看展”?


  “云看展”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截至目前,已有多家媒体连续报道2月23日八大博物馆联手淘宝直播“云春游”的轰动效果。


  数据显示,2月23日上线“云看展”的博物馆之一——甘肃省博物馆的两场线上直播实时在线人数达90多万,点赞数超过了50万,参观人数超过该馆2019年全年客流量半数以上;历来不允许拍照,但却在3月1日上线直播的布达拉宫更是备受瞩目,“上午刚开播时还只有5000人左右,转眼到下午就过百万人了!”一位博物馆迷兴奋地告诉新旅界。


  在飞猪发起的微博投票上,同样能印证“云看展”的火爆。2月21日,飞猪发起“最想看到的‘云旅游’直播镜头”投票,博物馆奇妙夜名列第二位,仅次于海岛沙滩。


  海量的观看量为博物馆带来可观的文创收入。以苏州博物馆3月1日线上直播后的销售数据为例,苏州博物馆淘宝店内文创产品“陶冶之珍冰箱贴”、“大邦之梦徽章”、“唐寅创意茶泡袋”等合计销量过千件,前三项文创产品营收粗略估计达2万元以上。


  多位专家、学者一致认同“云看展”对博物馆经营、对观众观赏学习的价值。不过,王笑宇也提示,“云旅游”需注意保持差异化,注重跨界融合创新,若仅把线下资源全盘照搬线上,在没有产品或技术创新的情况下,“云旅游”或很快沦为渠道化产物,继而失去价值。


  尽管“云看展”备受业界认可,但在“云看景”上业内分歧较大。有学者表示,“云看景”并不会成为行业的主流,它更适合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或旅行者在出行前做的景点预览。“用户还是希望看到实实在在的美景和实物,包括现场的各种旅行体验。这好比我们看美食照片时一样,尽管我们会多吞咽口水,但内心还是想真正吃到这个美食的。”


  对于现下多地推出的“云看景”活动,他强调,地方应找准自身资源优势,摸清大众旅游需求,有针对性地向线上走,切忌流于形式,盲目追风。


  “‘云旅游’并不简单是在线上发布或者欣赏一则图文或者视频,而是通过用户与‘远方’的实时互动,听取视频或直播中的专业讲解,从而获得自己在线下自由行或者跟团游时了解不到的独家故事,或者从第一视角去体验自己在线下不敢体验的玩乐项目。”马蜂窝上述负责人补充。


  “云旅游”的生意经


  “云旅游”市场正在培育。飞猪平台数据显示,自人们宅家“云旅游”以来,飞猪App“发现”频道内容页的浏览停留时长及一周内至少两次浏览飞猪旅游攻略的人群从2月初开始逐步走高,现已达到疫情爆发前的水平。


  旅游直播需求在海量“云旅游”数据下催生。


  新旅界联系到的多位抖音旅游博主表示,疫情发生以来,自身及身边不少旅游达人转战火热的直播业务。有媒体报道,旅行直播机构南京火熳旅行近期正在全球招募旅行主播,在短短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南京火熳旅行便招募到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位主播。


  为迎接“云旅游”大考,马蜂窝平台也表示,平台将在3月10日开始,联合国内外旅游局、景区景点、旅游服务商和旅行达人们,开始更有马蜂窝特色的直播。据了解,3月6日晚,马蜂窝与快手联合打造的首场“云游全球博物馆”直播——“丹麦安徒生博物馆:寻找童真”,该预告片在上线不到一天的时间内便获得上百万的点击频次。


  全景三维技术需求同样如此。


  微景天下运营负责人乐熊杰向媒体介绍,“近年来,类似三维全景呈现技术的商业化发展迅猛,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从大年初三(1月27日)开始,微景天下便配合国家文物局,支持各个博物馆举办线上展览活动,总共征集了300多件展品参与线上展览,每日点击量在五六万左右,截至3月2日已经达到200万左右的浏览量。这个数字相比前两年增量十分明显。”


  不过,在智慧导览行业上,三毛游创始人兼CEO丁健雄则给出不一样的说法:“海量‘云旅游’需求并没有令智慧导览业务激增。相反,公司有关景点讲解的订单在疫情期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


  但是丁健雄也强调,尽管公司景区导览讲解业务收入受到一定的影响,但三毛游去年年底推出的VR全景导览产品在疫情期间则成功吸引新生用户。同时,特色产品如“美育学堂”、“每日一宝”、“今日说画”等赏析学习栏目也在疫情中备受用户追捧。


  据了解,三毛游为打造智慧导览行业差异化发展,定位旅行文化内容知识平台,除景区导览业务外,还推出AR全景、博物馆文化、目的地文化FM及少儿课程等内容板块,以契合用户碎片化场景。景区导览、博物馆文化、少儿美育课程为三毛游营收结构三大板块。


  转自:北青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战“疫” 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战“疫”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