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深圳)文博会上,参展的海内外10余万件文化产品中,非遗以及衍生的产品是一大亮点。无论是旅游演艺、文创产品还是文化艺术品,不少都是从非遗中提炼素材,进行创意开发以及实现IP转化。文化+旅游,使得非遗的产品化、保护与传承获得有效统一,产品附加值得以进一步挖掘与提升。
近年来,文化遗产旅游方兴未艾。文化遗产旅游的兴盛源于文化遗产成为旅游资源的丰富源泉,其中非遗与旅游的结合能够突破旅游资源有限性与稀缺性的束缚。文化遗产的价值往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其承载的历史意义和人文精神,二是长期以来公众的喜爱和关注。我国各地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就拿非遗来说,从国务院已公布的4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看,目前总数已经达到1372个。这些已经开发以及尚待开发的文化遗产,与其他旅游资源相比,其承载的历史意义和人文精神的挖掘与深化具有无限性。从需求方面看,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和喜爱,是文化遗产增值的途径所在,同样具有无限性。旅游在物化方面展现了文化遗产的价值与魅力,把原先隐藏的文化性,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带给游客全新体验。从目前非遗融入旅游的代表产品来看,有深圳锦绣中华打造的“东方霓裳”、乌镇每年10月份举行的戏剧节、故宫“网红”文创产品以及甘肃敦煌元素文创衍生品等。这些文旅融合衍生的旅游新形式以及文创产品、旅游纪念品充分展示了文化遗产旅游无穷的开发潜力。
非遗+旅游是发展体验旅游的重要途径。游客可以在旅游中了解非遗文化,学习非遗技术,还可以参与非遗表演或者制作一些艺术品,这对提升当地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都有着深远的意义。笔者在浙江龙泉调研文化项目时,恰逢当地举行开窑仪式,点火之前要喝祭酒,祝愿烧制顺利,整个点火、烧窑、开窑环节都有引人入胜之处。以往的旅游项目大多停留在观看山水、领略自然景观的层面,往往缺乏互动性。而非遗旅游为游客提供了参与互动的机会,可以给游客留下难忘的记忆。龙泉把“不灭窑火”作为节事固定下来,成为一大旅游吸引物。现在,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活动已经成为一项经常性节事活动,影响力日益增大。
可见,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节事旅游有着广阔前景。节事活动按照内容可以分为传统节庆类、演艺类、体育类以及商业类。我国各地都有承载民族优秀文化以及当地文化传统的节庆活动。从传统节庆与演艺来看,主要是以传统民俗活动为吸引内容的旅游活动,如音乐节、艺术节、舞蹈节、戏剧节等。近年来,随着旅游演艺产品市场的持续升温,类似于印象系列、宋城千古情等成功的演艺产品引人注目,也使得旅游演艺在旅游业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深圳锦绣中华将“东方霓裳”打造成品牌IP,非遗文化匠人、民族歌舞表演团队加入,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现实证明,节事旅游发展使得旅游能够突出地方乡土文化内涵,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增强了旅游活动的文化性、体验性和参与度。非遗+旅游的节事旅游还可以大大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用特殊的旅游形式弘扬乡土文化、本地文化与民族文化,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非遗+旅游在推动文旅融合、催生新业态、满足多样化旅游需求方面成效显著。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看,非遗+旅游拓宽遗产传承的途径,是今后一个时期文旅融合一大重点。浙江开化的根雕技艺,作为一项非遗技艺,从刚开始非遗传人带徒研习,发展成为根雕博物馆,其根雕文化被逐渐深入挖掘,最终诞生根雕主题公园与5A级景区,甚至走上旅游小镇的发展道路。依据非遗+旅游的发展路径,开化以根缘小镇做足非遗根雕技艺文章,走文化产业化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目前,文化遗产旅游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文化遗产产品化、传播与传承未能形成有效整合体系,文化遗产产品有时出现化庸俗化,文化产业化未能重视对文化遗产保护,创意产业发展融入遗产旅游文章未能做足,文化遗产旅游在文化遗产的传播、传承方面下工夫不够等等。
数字化时代为非遗+旅游发展拓展了巨大的空间。文博会之后,恰逢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趋势下,非遗传播、保护产生新途径与新形式。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可以大大增强旅游体验。常见的有虚拟现实场景、文物全景交互式控制、数字幻影成像装置、主题性综合媒体展示等。本届文博会不乏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成果展示,机器人、人工智能以及虚拟现实技术运用等。现实中,江苏周庄开发的“4D周庄”可谓数字化+非遗+旅游典型案例。此项目展示了AR技术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如通过手机扫描可以拼出立体的“双桥”,通过影像展示双桥的故事,帮助游客获取旅游资讯,提升旅游体验。今后,类似于“4D周庄”这样的创意项目有待进一步增强影响力。
运用数字化与高科技开发遗产旅游既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又能加强非遗传播,同时满足游客高层次需求,可谓一举多得,值得大力提倡。(特约评论员张苗荧)
转自:中国旅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