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正是踏青好时节,成群结队的中小学生频频活跃在海南各大景区、研学基地,海南研学旅行季已经拉开大幕。
寓教于游
“我给大熊猫做的窝窝头特别好看。”“我能认出鸵鸟蛋、鸸鹋蛋和天鹅蛋!”“我用树叶画了个鱼,你画了什么?”……回到校车上,孩子们兴奋地交流着。3月30日,人大附中海口实验学校组织一年级学生走进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进行研学旅行。
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专门准备了学习任务单——“疯狂动物城居民手册”,让小朋友们带着问题去探索神奇的动物世界,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每一个顺利完成“任务”的孩子都会得到一张“奖状”作为结业证明。
在海南旅游业界人士看来,热带雨林、黎苗风情、红色文化、琼崖历史、海洋科普等资源为海南研学旅行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面对可期的前景、庞大的市场,在研学中实践“知行合一”成为从业者的共识。
“我们每推出一款研学主题产品都要经过反复考虑,不仅有丰富翔实的课程说明,还会根据研学主题推荐相关书目、音乐和电影等。”港中旅三亚旅行社有限公司研学部总监邢维冲说。
“将寓教于乐变得自然而然是研学的最终目的。”海南爱成长研学旅行品牌创始人何雪娟介绍,项目按照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设置了知识科普、励志拓展、体验考察、自然观赏、文化康乐等五大类别41个产品。无论是到蜈支洲岛体验海洋文化、学习潜水,还是去航空科技馆体验飞机驾驶操作,研学旅行都能让孩子们在快乐的环境下收获知识和技能。
跨界融合
疯狂动物城、雨林大课堂、研学文笔峰、探究农耕文化、品味热带植物芬芳……日前,海南34家研学基地及景区联合发布春季研学旅行产品,为学生们感受“行走的课堂”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这是海南研学旅游产品的首次集中亮相,现场不少学校和旅游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研学旅行是‘文旅+教育’的有机结合,让人们更深度地挖掘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而非走马观花。”在海南海童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银又看来,研学产业发展是“跨界”的,需要学校、企业、政府等多部门加强配合。
“研学旅行是海南旅游新热点,我们应进行产教融合的实践和创新。要思考如何使线路产品更好地与市场接轨,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副教授黄丽介绍,学院开设了线路设计课程,加大了关于研学内容的比例,让学生们自由组队,设计研学线路产品,这将成为他们的考试内容。
黄丽建议,学校、研学基地、景区、酒店、研学教育机构等旅游企业要进一步配合联动,共同推动研学旅行的开展。比如,由行业协会定期组织研讨会、论坛等促进业界交流,学校要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研学课程计划,各大景区、研学基地要深挖资源开发产品,旅行社要提供组织开展服务,职业院校要培养更多专业的研学旅行人才等,助力“旅游+教育”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海南研学旅行品牌。
业界人士认为,尽管目前海南研学旅游初具规模,但研学旅行涉及多方协同,统筹协调难度大,也容易流于形式。发展研学游定位不清晰和相关人才稀缺仍是当前海南研学旅行发展的主要瓶颈。海南研学旅游发展前景可期,困难不小。
共促发展
2018年3月,海南省教育厅、原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等12部门联合制定并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并给予学校经费支持。同年年底,《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实施方案》正式印发,鼓励在海南开展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研学旅行。今年年初,海南省教育厅、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联合印发通知,公布了海南中小学生研学旅行7条精品线路。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让海南研学旅行迎来发展新机遇。
据了解,截至目前,海南共有16个国家级研学旅行教育实践基地,20个省级研学旅行教育实践基地(部分国家级和省级基地有重复),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研学旅行的需求。
“研学旅行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各方共同参与,才能实现快速发展。”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游”“学”“研”环节相互关联彼此渗透,要针对研学旅行市场特点,开发有竞争力的研学旅行产品,更好地促进海南文化旅游产业与中小学教育发展。
“海南研学旅行发展仅仅依靠单一组织推动是不够的,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海南省旅游协会副秘书长葛明明建议,首先,制定出台一套完整研学旅行规范或标准,保证研学旅行服务质量。其次,需要建立多方合作关系,构建政府机构之间、政府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机构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多方合作关系,保障研学旅行健康发展。再次,旅游景区等研学基地要精心做好课程设计和健全安全保障措施,让学生们放心而来、来有所获、满意而归。最后,建立研学旅行评价反馈体系,“口碑”效应一直是消费者最直接的反映,完整的评价体系能够提升研学旅行服务质量。葛明明表示,下一步,海南省旅游协会将组织有关专家和行业精英组建研学旅行专业委员会,开展研学旅行基地标准制定、建设指导和认定工作,推动海南旅游研学旅行健康发展。(林雯晶)
转自:中国旅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