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外交往中,旅游和文化融合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支撑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正是文化和旅游交流融合所形成的伟力
2019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提出,从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对外和对港澳台交流融合等方面入手,推进文化和旅游工作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的深度融合。笔者认为,对外和对港澳台是文化和旅游交流融合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在对外交往中,旅游和文化融合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支撑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正是文化和旅游交流融合所形成的伟力。
在入境游客眼里,中国文化发展的成就、数字和蕴含在其中的文化软实力是那些让人赞叹、称奇的世界文化遗产和数量众多、特色独具的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和演出等。同样,在旅游吸引物名单上,文化也是境外游客关注的重点。北京故宫、甘肃敦煌、西安兵马俑、苏州园林等文化旅游精品景区是境外游客的“打卡”胜地。入境游客可以沉醉于以周庄、西塘、婺源、西递宏村等为代表的古村落,也可以在古尔邦节、三月三歌会、开斋节、雪顿节、那达慕大会等传统民俗节庆中尽情狂欢,还可以观赏以印象系列为代表的多彩旅游文化演艺,旅行结束能够带上剪纸、陶瓷、织绣、泥塑、皮影等融汇匠人心血和智慧的旅游和文创商品。
在旅游和文化的交流融合过程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旅游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旅游交流重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增进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奠定国家间友好的民意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旅游能够有效推介中华文化,展示国家实力,宣传对外开放成果。近年来,我国文化和旅游部门通过举办“旅游年”,参加柏林、莫斯科、伦敦等国际旅游展会,组织“熊猫走世界”“美丽中国——古老长城”走进美洲、“美丽中国——京杭大运河”走进德法西、“美丽中国——天下黄河”走进俄捷匈、“美丽中国——丝绸之路”走进意土哈、“美丽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走进东南亚等活动,不仅巩固了我国作为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地位,更推广了中华文化,提升了我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我国人民与国外民众通过零距离接触,民众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美好的旅游体验会促使入境游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他们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有助于形成对中国更加积极的舆论环境。
出境游客是中国文明和文化的重要传播者,他们带着中华文化走出去,通过与外国民众接触,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出境游客的言行举止、所思所想所为,往往在细微处传递中华文化脉络。近年来,我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客源地,是全球规模最大、最有消费吸引力的客源市场。在市场加速扩展以及对目的地经济社会发展意义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世界各国愈发看重中国旅游市场。不仅加大了针对中国出境游客的促销力度,还力图理解中国游客的所思所想,尽量满足中国游客的需求。在签证便利化、航班增开加密、中文环境优化、银联支付落地等方面系统发力,期望在吸引中国游客方面取得竞争优势。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渐成热潮。可以说,每个走出国门的中国游客和来华旅游的外国游客,都是中华文化的传播大使。巨大的入出境旅游交流规模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有效途径。中国每年超过2亿人次的入出境游客,成为宣传和强化中国美好形象、增进情感认同的重要载体。
文化和旅游交流融合的经验表明,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塑造提升上,必须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用旅游传播文明,用旅游彰显文化自信。当下,文化和旅游行业要认真贯彻2019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精神,整合海外文化和旅游工作机构,统筹安排交流项目和活动,同步推进文化传播和旅游推广;发挥好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机构和旅游景区景点、旅行社、旅游饭店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各类导游、讲解员和亿万游客成为中国故事的生动讲述者、自觉传播者;综合发挥文化和旅游各自优势,推动更多优秀文化和旅游产品走向海外,进入主流市场,影响主流人群,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好,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中国人民精彩生活表达好,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做出贡献。(杨劲松)
转自:中国旅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