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蜂窝旅行网联合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发布的《全球旅游目的地分析报告》显示,层出不穷的新兴“爆款”,备受期待的冷门“黑马”,耳熟能详的热门目的地……全球旅游目的地正面临着如同娱乐圈般的流量争夺,其中,社交网络和明星效应的力量越来越不可小觑。
先“种草”后出行
随着中国旅行者的年轻化,以及旅游频次的增加、旅游经验的增长,对出游目的地的选择已逐渐由“被动”转向“主动”,但亲朋好友、社交网络、影视综艺和明星推荐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选择。
报告显示,在众多影响中国游客目的地选择的因素中,亲朋好友,综艺、影视、动画,以及微信公众号具有最强的影响力。其中,口碑最能打动中国游客。数据显示,28.1%的受访者表示会依据周围人推荐来选择出行目的地,而微信朋友圈打造的虚拟熟人社会圈则放大了这一影响力,朋友圈中经过滤镜修饰的美好照片,最能击中游客心理。另有15.6%的受访者表示,微信公众号和各大旅游网站的推荐也是重要参考。类似“再不去等一年”的标题充斥于社交网络,精致的旅行照片和故事为目的地背书,让人们在不知不觉间认同这个地方值得一去。
影视综艺节目多半取景自相对小众的目的地,加之明星助力,魅力得到生动的展现与放大。中国游客也乐意为此买账,24.5%的受访者表示会在观看某部影视综艺后,对一个从未关注过的目的地“种草”。而去取景地“朝圣”、“打卡”,走“明星同款”路线,也已成为当下潮流。
对此,蚂蜂窝旅游研究中心负责人冯饶表示,旅行灵感的启发是旅行目的地选择的前一步。“如今是信息爆炸时代,人们获得启发的渠道非常庞杂,来自明星、旅行达人或熟人的信任背书显得更加重要。”
北上广、东南亚稳居榜首
报告认为,回顾暑期和节假日的热门目的地榜单可以发现,中国游客最爱的境内外目的地总是那几个。境内目的地方面,“北上广”常年吸引大量游客到访。其他城市也各具差异化实力,其中大海与美食成为吸引游客的两大要素。境外目的地方面,东南亚等短途目的地最受中国游客青睐。美国则是中国游客最喜爱的远途旅游之选。
值得关注的是,日本虽仍稳居榜首,但其2017年上半年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赴日本人数超过328.17万人,同比增长6.67%,相比过去20%以上的增速明显下滑。但购买日本零食的中国人却变多了,2016年,中国游客约花了30.36亿元在日本零食上,占所有赴日境外游客的39%,部分功劳来自《孤独美食家》等影视剧的推荐。
在冯饶看来,南非、阿根廷、秘鲁等一批仍属小众但热度增长迅猛的目的地,或将成为未来一两年旅游市场的“黑马”。日益开放的旅游政策和含金量不断提升的中国护照,将帮助中国游客前往更远、更陌生之地。
综艺影视造就“网红目的地”
自2013年起的户外真人秀浪潮带火了一大批旅游目的地,《爸爸去哪儿》《花儿与少年》《奔跑吧兄弟》《极速前进》《中餐厅》等热播综艺的取景地,中国游客的出游热度都有大幅上升。
报告显示,很多热播综艺播出后第二天,境内目的地普遍出现50%左右的热度增长,例如,贵州兴义在网络热播综艺《爸爸去哪儿》第五季第五期播出后,第二天的热度增长高达79%。境外目的地涨势更猛,平均涨幅超过265%。泰国象岛在湖南卫视综艺节目《中餐厅》播出后第二天的热度增长达547%。
为目的地带来流量的还有影视剧的热播。近年来,随着《白鹿原》《深夜食堂》《东京女子图鉴》《权力的游戏》等的热播,在剧情和明星的烘托之下,取景目的地更具魅力。《白鹿原》播出一周后,陕西的旅游热度增长82%,成为“网红目的地”。而被《权力的游戏》带火的境外目的地多达6个,包括摩洛哥、北爱尔兰、冰岛、克罗地亚、马耳他、西班牙。
冯饶分析称,“综艺影视的旅游目的地营销已经形成了一条比较成熟的产业链。”“网红目的地”往往能红极一时,但能否持续发力,仍要看当地旅游资源与实力是否过硬,能否长久吸引游客,否则仍面临“流量小花”昙花一现的风险。(作者:孟妮)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