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组数据彰显出入境往来按下“加速键” 边境购物游呈现红红火火发展势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8-20





  8月18日,珠海新横琴口岸启用满四年整。四年里,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不断推进和横琴口岸软硬件配套不断完善,横琴、澳门两地人员往来不断刷新通关纪录,口岸出入境人员总量超4800万人次。


  记者了解到,横琴口岸今年的日均客流量和车流量分别达到5.7万人次和6000辆次,较四年前的2.5万人次和2700辆次实现了翻倍增长。同时,今年横琴口岸单日客流量最高超8.6万人次,车流量超7200辆次,均为新横琴口岸启用以来的最高水平。出入横琴的高度便利化正逐渐改变着澳门居民的生活习惯,港澳居民到横琴置业、创业、休闲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


  珠海边检总站横琴边检站副站长曾向介绍,据统计,在往返的出入境人员中,内地赴澳就业、就学人员约占比39%,港澳居民约占26%,内地赴澳旅游人员约占比24%。横琴口岸“七分民生、三分游客”的民生口岸特点日益凸显。


  近年来,新横琴口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先后启用全国首创粤澳5家单位车辆联合查验系统、随车人员验放厅,实现车辆及随车人员高度便利通关。目前正在分阶段有序恢复横琴口岸货物及运输车辆通关,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全力提高通关服务效能。同时,横琴边检站加快建设智能化车体检查系统、持续优化“琴澳旅游团”“常旅客”通关流程,进一步打造人员进出高度便利的通关环境。


  曾向表示,今年以来经横琴口岸出入境客流已超1300万人次、出入境车辆约140万辆次,预计年内出入境客流总量有望突破2000万人次、车流量突破200万辆次。面对日益增长的客流量,横琴边检站将持续提升通关服务,优化人员通关模式,为琴澳一体化快速发展贡献边检智慧。


  截至8月17日 今年白云口岸出入境人数创5年新高


  记者从白云边检站获悉,截至8月17日,今年白云边检站查验出入境人员达828万人次,创5年来新高。


  随着我国持续优化外籍人员签证政策,免签国家“朋友圈”不断扩大,白云机场口岸作为广东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口岸,加上广交会等活动的举行,今年以来已有246万余人次外籍旅客经白云机场口岸入出境经商旅游、探亲求学、访问交流。通过免签政策入境的外籍旅客占外籍旅客入境总人数的28.5%,其中,共有超3.8万人次外籍旅客采用24/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入境,同比增长54.2%。


  作为全国大型国际空港枢纽之一,白云机场口岸“流量”劲旺,“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特征明显,在促进中外人员往来、推动外贸经济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白云边检站统计,今年以来,经白云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日均达4万人次,单日出入境客流峰值超4.6万人次。目前,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已开通国际及地区客运通航点超过80个,每周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班进出港合计超1900架次。


  白云边检站执勤八队副队长陈小昀介绍:“今年以来,口岸新开、加密和恢复了广州往返新加坡、伊斯坦布尔等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超过20条,近期还将开通广州往返贝尔格莱德等国际客货航线。为积极响应口岸出入境客流攀升态势,我们持续加强高峰时段分流引导、动态调整通道设置、不断优化执勤警力配置,确保旅客高效通关、安全顺畅。”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截至8月17日 今年进出合作中心人员同比增长81%


  进入8月以来,位于新疆伊犁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迎来边境游、跨境游、购物游客流高峰。截至8月17日,今年进出合作中心人数突破了400万人次,同比增长81%。边境购物游呈现红红火火的发展势头。


  据霍尔果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数据统计,8月以来,每天进出合作中心的人员超3万人次,单日最高一天近3.4万人次。记者在中哈合作中心的联检大厅内看到,目前12条人工查验通道、10条快捷查验通道已全部开放,现场民警有序引导游客分批进入,避免拥堵,同时采取多种措施确保通关效率。


  霍尔果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七队副队长闫康介绍,现在每天有3万余名旅客出入园区,像早上这样的客流高峰,检查站会实行“错时通关”举措,提前1个小时开启快捷查验通道,有效削减早高峰;如遇有大型赛事和综合展会,检查站实行“预约通关”举措,最大限度保障出入境旅客安全顺畅通关。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由中国规划3.43平方公里,哈萨克斯坦规划2.17平方公里。截至目前,中哈合作中心仅中方区域入驻商户就有2000余家,有200余家免税企业,销售着来自40余个国家的千余种商品。进入到合作中心的游客每人每天可以携带8000元的免税商品。


  转自:央视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