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起,中国与泰国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正式生效,中泰迈入永久“免签时代”,我国出入境市场也在3月开启了新的篇章。
据悉,截至目前,与中国互免签证安排的国家已增至23个,遍及五大洲。从中国游客“丝滑”出境多个免签国家,到外国旅客便捷入境中国,“免签”对于相关国家的旅游业发展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中泰相互免签推动了两国人民互访,3月份的搜索量和订单量均有所提升,“双向奔赴”的戏码,将助力国际旅游业整体复苏。
免签:
新马泰“后花园”说走就走
随着国际客运航班的有序恢复,在目的地签证政策持续便利化的推动之下,中国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我国出入境旅游市场正在稳步回暖。相关数据显示,今年春运期间,我国出境游旅客约360万人次,入境我国游旅客约323万人次。
泰国素为我国游客热衷的热门出境游目的地,对于不少珠三角地区的游客来说,“新马泰”堪称出境游“后花园”,长久以来,离“说走就走”几乎只差一页签证的距离。
根据1日开始实施的中国与泰国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中方持公务普通护照、普通护照人员和泰方持普通护照人员,可免签入境对方国家,单次停留不超过30日,每180日累计停留不超过90日。
加上此前已和中国全面互免签证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新马泰”全线免签,使得中国游客在这条东南亚黄金游线上的出行便利度直线上升。当下,中国游客拿上护照,去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只需提前填写入境卡即可,前往泰国则无需任何手续,直接“丝滑”入境,这让不少人选择在今年的春季淡季错峰前往相关目的地游玩。
航旅纵横大数据显示,3月以来,截至11日,泰国首都曼谷高居中国游客出境热门目的地榜首,新加坡及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亦在热门目的地TOP10之列。截至3月4日,2024年“五一”和“十一”假期出入境航线机票预订量比一个月前增长超3倍,订票量最多的十大出境目的地中,曼谷亦位居第二,仅次于韩国首尔。
另据租租车数据,新马泰免签后,中国赴当地游客保持稳定增长,其中3月上旬赴泰自驾游客同比增长34.98%,赴马来西亚自驾游客同比增长87%。其中,珠三角地区游客是前往马来西亚、泰国自驾的“大户”,占比近三成。
“浓郁的东南亚风情、优美的海滨风光结合便利的往返航班,使得东南亚正在成为我国年轻自驾游客的首选目的地。”据租租车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赴泰国、马来西亚的自驾游客中,90后占比超40%。
据悉,泰国一年一度的盛大泼水节在即,该节日又称“宋干节”,今年从4月1日至4月21日,泰国各地将举办盛大活动,有长达21天的庆祝狂欢。“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肖鹏表示,在泼水节的助力下,得益于中国与泰国互免签证协定正式实施,旅客可以“说走就走”,截至3月5日,泰国机票搜索量环比上月增长七成。
“正如春节期间的广东潮汕英歌舞、福建的“游神”活动、西双版纳的泼水节等,好玩、有趣的节日正在成为旅游的风向标,特色活动也将带动出境游当地消费。”肖鹏预计泰国旅游将在三四月迎来进一步增长。
引客:
入境游便利性全流程梳理
双向免签政策以及中国相继对多国宣布实施单向免签,对我国入境游市场也起到重要助推作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奔赴”。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24年出境游人数将达到1.3亿人次,2024年外国人入境游市场有望恢复到2019年的五成,港澳台入境游市场有望实现全面恢复。
根据携程数据,今年春节入境游订单较2019年增长48%,入境游景区门票销量较2019年增长超10倍,其中,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新增可免签入境中国的国家游客增长明显,上海、深圳、北京、广州等城市是外国游客入境游的首选目的地。携程数据显示,3月1日互免签实施当天,泰国游客赴华旅游订单同比去年增长3倍,较2019年增长超160%。
正值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互免签证、通关便利和航线恢复等利好措施,让出入境游在春节假期迎来了热潮。戴斌特别指出,签证、移民、支付等便利化措施是发展入境旅游的底层逻辑和基础构件。
据了解,近期文化和旅游部已建立优化入境旅游支付的相关工作机制,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共同为入境游客创造更多便利,包括推动国家4A级以上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等建立受理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所需的软硬件设施,对旅游景区、度假区、文博场馆、文娱场所、星级酒店、文商旅综合体等重点文化和旅游场景进行支付便利化升级等。日前,广东还发布了外籍来粤人员支付服务指引,为外籍游客提供涵盖境外银行卡支付、人民币现金支付、移动支付、账户服务、数字人民币支付等不同方式的支付服务指南。
转自:羊城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