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的《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从5个方面提出了30条措施。在激发旅游消费需求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完善旅游交通服务。提高旅游目的地通达性,构建“快进”交通网络,结合节假日等因素优化配置重点旅游城市班车班列,推动将旅游城市纳入“干支通、全网联”航空运输服务网络,加快干线公路与景区公路连接线以及相邻区域景区间公路建设。优化旅游客运服务,积极拓展定制客运服务,普及推广电子客票服务,大力发展联程运输。这些措施的推出和落实将有力推进交旅深度融合、完善旅游交通网络、提升公众出游体验。
交通服务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对于丰富旅游形式、提升服务品质、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交旅融合是建设现代化旅游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本质上是快进慢游,通过打造健全完善的旅游交通网络,让游客出行更方便、体验更丰富。
近年来,以高铁、高速公路、航空等为代表的快速交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政策层面,国家对旅游交通、交旅融合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联合出台多个交旅融合文件;各地政府通过发布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规划、旅游交通网络布局规划,旅游公路网规划和交通+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等,围绕交旅融合线路建设、服务体系构建、交旅产业培育、品牌打造、体制机制创新等多方面持续发力,打造出一批交旅融合创新业态、模式、产品、线路等。
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当前旅游交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交通网络覆盖性有待提高、服务不够完善、旅游交通线路集聚“引擎作用”不明显等。包括很多旅游目的地在内的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侧重运输功能和基础服务功能,旅游功能模块设置较少,对游客缺乏吸引力;旅游公路配套设施和交通旅游服务设施不够完善、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大众旅游时代游客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因此,推动《若干措施》的落地实施,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满足大众旅游时代自驾游、深度游等个性化需求。交通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完善供给,提升品质,提供更安全、便利、舒适的旅游交通服务。围绕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特色小镇等重要节点,布局航空、高铁、城际铁路、高等级公路等交通网络建设,不断完善旅游交通标识标牌、全域步道系统、自行车路网、高速公路护栏、自驾车营地等各类交通配套设施,切实提升旅游交通的舒适性、便捷性。
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强化共享共治,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拓宽融资渠道,优化交通基础设施、旅游集散中心、自驾车房车露营地建设用地政策,各类旅游交通客运类型发展的投融资政策和汽车租赁、低空旅游、河道航运、游船游艇管理的促进政策,激发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造力,释放民营企业活力,鼓励交旅融合创新,培育交旅融合新动能、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品。
二是拓展关联产品服务。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不是交通产业服务于旅游产业,各类交通设施与旅游景点不应孤立发展、各自为政,而是要彼此借力,就近联系,形成多重联动网络化格局,以创新发展理念,重塑交旅融合的资源观和产品观。例如,可以在风景道设置多处游客服务中心,为旅行者提供信息、简餐、加油、观景、人文、教育等服务;也可以建立新型的旅行服务综合体,将服务区打造为一个“主题型旅游景区”,在拥有基本交通服务功能基础上增加旅游服务功能。应利用交通服务设施拓展旅游服务。例如,健全综合客运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运码头等旅游服务功能,结合实际情况增设休闲区、旅游信息导览、特色产品售卖等服务,因地制宜,增设休憩驿站、观景平台、慢行步道、自行车道等旅游服务设施,还可以依托旅游公路沿线的景区景点、旅游度假区、特色旅游小镇等重要旅游节点,规划建设一批自驾车房车露营地等。
三是推进新技术运用。依托信息技术新优势构建景区管理智慧化、交通调度网络化、游客服务智能化旅游交通信息服务平台,打造数字化交旅融合型管理体系和交旅大脑,完善高效的出游预警运行机制,构建“交旅一卡(码)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智慧高速、智慧航道、智慧机场、智慧枢纽创建工作,搭建交旅一体化数据平台,创建智慧化停车场体系,推动支持多种支付方式的便捷旅游公交全覆盖,有效破解假日出行难、旅游景点高峰期拥堵以及停车难等问题。
四是创新体制机制。交旅融合发展具有跨区域、跨产业、复合性等特点,涉及文化和旅游、交通、土地、财政等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要树立“一项交通工程就是一道风景”的理念,推动规划、设施、服务等全领域、全方位、全链条融合发展。以满足公众旅游需求为导向,强化融合发展理念,按照“多规合一”要求,积极推进交通运输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有机衔接,从机制、政策、规划和标准等多角度出发,加强各级地方政府间协调互动,建立健全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协调机制,强化多部门、跨区域、多学科、多技术融合,做到多规合一、融合创新。(特约评论员 马振涛)
转自:中国旅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