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 让公众享受高品质出行服务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0-19





  各地应以满足人民群众旅游需求为导向,强化交旅融合发展理念,从机制、政策、规划和标准等多角度出发,着力构建部际会商机制,推动政产研学多方协同,强化多部门、跨区域、多学科、多技术融合,进而做到多规合一、融合创新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国家铁路局综合司、中国民用航空局综合司、国家邮政局办公室、国铁集团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通知,推出第一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十佳案例、36个典型案例,更好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通知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交通运输系统认真学习借鉴案例的好经验、好模式、好做法,充分发挥案例的示范引导作用,更好助力交通强国建设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助力扩大内需战略,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美好的交通运输服务和高品质旅游生活。


  交旅融合是建设现代化旅游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交旅融合能够有效整合区域交通、文旅资源,赋能旅游目的地发展,推动交通运输与文化和旅游相互促进、联动发展、转型升级。


  民众对更高品质、更加多元和个性化的旅游出行需求日益增长,对交通理念、交通功能、交通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催生了交旅融合新业态和新产品。


  交旅融合属于协同共生型融合,交通催生旅游,旅游引领交通,两者具有互动适应性,可以相互赋能、优势互补,进而实现协同创新发展,是培植交旅新业态发展、促进交通和旅游功能完善及产业转型升级的催化剂,是深化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交旅融合发展日益受到各方重视,交旅融合行业政策频频出台,为交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经过多年的探索,各地涌现出一批交旅融合创新业态、模式、产品、线路等,融合意识、理念明显增强。今年以来,交通、文化和旅游等部门联合出台多个交旅融合文件,形成了新一轮政策利好。


  地方政府围绕瓶颈问题提出交旅融合试点和解决方案。《交通强国建设纲要》颁布后,全国各省区市纷纷开展一系列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和分解落实工作,多个省将重点旅游目的地交旅融合试点放在首要位置,提出围绕交旅融合线路建设、服务体系构建、交旅产业培育、品牌打造、体制机制创新等多方面持续发力,如云南大滇西环线交旅融合、甘肃大敦煌交旅融合等。海南从沿海环岛旅游公路建设、上海从航运与旅游融合发展、陕西从着力优化航空旅客中转服务等重点领域实施突破。为更快更好出效果,多地还进一步谋划交旅融合先行示范区建设,推动示范项目建设与升级。如四川提出大峨眉交旅融合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贵州以“桥旅”“路旅”“航旅”等示范项目建设与升级为抓手,推动新型服务区示范建设。


  交旅融合发展可以培育带动旅游目的地沿线产业发展,催生“路衍经济”,也可以带动旅游交通相关产业链发展。在地方层面,一些省区市交通运输厅局与文化和旅游厅局已经就旅游交通规划编制、标准制定等工作开展了交流合作。


  经营主体致力于交旅融合领域的创新创造。交通工具、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服务设施等交通要素与旅游要素不断融合,形成了铁旅融合、路旅融合、水旅融合和航旅融合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在满足运输功能之外,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本身也逐渐成为旅游吸引物、体验产品和服务空间。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出一些旅游交通服务类平台型企业,12306推出“旅游服务”板块,航旅纵横推出“行程+旅游”推荐模式,高德地图推出一键解决旅游六要素的功能,同程旅行提出打造虚拟航空和交通救援体系。不少企业在组织和业务上实现了交旅融合,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交旅集团,诞生了一批围绕经营主体服务的第三方社会组织。


  近年来,交旅融合在政策、地方实践和企业创新等层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跨部门、跨行业和跨区域融合的体制机制、规划、标准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障碍。很多规划是自下而上进行的,没有形成跨区域、大尺度的国家级旅游公路和知名品牌。在重点旅游目的地交通体系建设方面,节假日交通服务体系尚不完善,高端旅游交通装备制造业存在被“卡脖子”问题,交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到位,旅游交通项目投融资需求大、融资难,这些都制约着旅游交通高质量发展。


  为此,各地应以满足人民群众旅游需求为导向,强化交旅融合发展理念,从机制、政策、规划和标准等多角度出发,着力构建部际会商机制,推动政产研学多方协同,强化多部门、跨区域、多学科、多技术融合,进而做到多规合一、融合创新。推进重点旅游目的地、旅游景区的旅游交通提升工程,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交通体系,实现节点城市、乡村和目的地之间的无缝连接。激发经营主体创造力,释放民营企业活力,鼓励交旅融合创新,培育交旅融合新动能、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品。(杨宏浩 作者单位:中国旅游研究院)


  转自:中国旅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