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假期一过,各路数据陆续出炉。市场如何,数据更有说服力。2022年国庆假期文旅消费市场数据,透露了哪些信息?
旅游:近程旅游带来烟火气
10月7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国庆节假期7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22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72.1亿元。国庆节假期,全国共有10801家A级旅游景区正常开放。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有关部门发布国庆假期12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推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28条。
受疫情影响,“本地游”“周边游”仍是国庆假期的关键词。数据显示,前往城郊公园、城市周边乡村、城市公园的游客占比居于前三位,分别达23.8%、22.6%和16.8%。北京、山东、沈阳等家门口城市公园,浙江黄贤森林公园、海南文昌椰林、福建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等举办的后备箱集市,为游客带来颇具烟火气的本地休闲和近程旅游体验。“受诸多因素影响,旅客度假决策变化明显。越来越多人的目光重回‘家门口’,感受熟悉的城市里全新的吸引力。”去哪儿网相关负责人说。
据媒体报道,作为全国最大旅游客源地之一的广东,今年国庆假期,本地游的消费潜力得到释放,广州、深圳等城市成为本地游最畅旺的目的地之一。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广东、江苏、山东等传统客源地和人口大省有本地游客和内生消费支撑,游客接待量居前。来自OTA(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广东本地游周边游订单量占比为76%,人均花费同比去年增长5%。
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本地游将会持续蓬勃发展,中远程旅游逐步恢复,文旅行业恢复的逻辑不变。专家表示,对旅游从业者来说,应该意识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面对游客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要加速旅游产品供给端的开发创新;面对业务难以维持快速增长,要考虑经营和高品质的统一性;同时还应关注游客安心出游的需求,让游客敢出门、出好门,以缓解其后顾之忧。
电影:新主流大片依然占据档期内口碑与市场高地
截止到10月7日23点,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国庆假期票房收入为14.97亿元,总观影人次逾3500万。其中,首部外交官撤侨题材影片《万里归途》兼收业界口碑与市场认可,档期内获得10.24亿元,累计票房10.85亿元,观影人次超2500万。被媒体形容为“一枝独秀。”
长假档期依然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头部档期,“看电影”这件事仍然在不少观众的长假消费清单里。今年国庆期间全国影院营业率保持在80%左右,档期内共七部新片上映,包括《万里归途》《平凡英雄》《钢铁意志》《搜救》四部真人剧情片以及《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5:我的外星朋友》等三部动画片。
中国电影家协会原秘书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对于国庆档这样重要的档期,我们必须做好提前规划和策划,甚至要提前两年以上来进行总体的谋篇布局,在题材、类型、风格上都要多样化,多品种、多类型,想方设法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观众多样化、个性化、精致化的审美需求。无论如何,以观众和市场为导向,是电影无可置疑的不二法则,规律就是规律。”
文化消费:夜经济助燃本地休闲
国庆期间,全国各地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消费产品。
文旅部数据显示,在落实好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国庆节假期,全国各级文化馆组织活动13940场,参与人次5927.48万。85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及试点城市举办约9100场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发放2.83亿元文化和旅游消费惠民补贴,参与人数超1.4亿人次,直接带动文化和旅游消费154.1亿元。
其中,福建发放3000余万元消费券,吸引更多市民游客感受“清新福建”“福文化”魅力。安徽黄山通过科技赋能,在全国率先实施“先游后付”,面向“大黄山”区域开启信用旅游新模式。山西临汾洪洞大槐树景区寻根祭祖园围绕“大美中国 魅力古槐”主题,推出多种优惠福利“与国同庆”。湖北以“凤鸣楚天·喜庆丰收”为主题的“惠游湖北”文旅消费券,在国庆期间通过携程、同程、游湖北等8家平台发放近65万张,核销2080万元,带动消费近7000万元。
夜经济成为假日消费的“热引擎”。长假期间,夜间文化活动和旅游消费明显活跃,第一批120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累计夜间客流量3995.6万人次,平均每个集聚区每夜客流量4.76万人次。山东围绕“夜宿”“夜游”“夜集”推出“秉烛游山东”线上文旅活动。广西北海银滩潮雕灯光秀、海丝首港海上烟花秀等“夜秀”项目成为市民游客纷纷打卡的网红项目。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全国夜间消费规模占比达到46.7%,较去年同期上涨1.7个百分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是“夜间游玩”搜索热度最高的五座城市。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任威风认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今年1月份至8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降转升,结合对近期消费数据和趋势的观察,有理由相信,居民消费潜力会持续释放,消费回暖的势头将延续,并有效促进经济持续复苏。 (中国经济网 成琪)
转自:中国经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