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打出提振旅游复苏“组合拳”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2-24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日前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业界认为,本轮纾困政策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分类实施,其中在旅游业领域,针对旅游业打出“10+7+N”的政策组合拳。这彰显出政府纾困的决心,也将提振旅游复苏的信心。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分析,“10”是针对包括旅游在内的服务业出台十条共同适用的纾困扶持措施,“7”是针对旅游业七条纾困扶持措施,N是回应业界呼声的精准实施疫情防控“四个精准”“三个不得”,力求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


  在服务业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方面,政策涵盖延续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2022年扩大“六税两费”适用范围、2022年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2022年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等。具体在旅游业纾困扶持措施方面,包括继续实施旅行社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扶持政策,加强银企合作,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增加旅游业有效信贷供给,对符合条件的、预期发展良好的旅行社、旅游演艺等领域中小微企业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等。


  “加上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地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陆续出台的专项支持举措,可以预期旅游业将进入疫情以来层级最高、力度最大、效果最为明显的政策周期,有力促进旅游市场复苏进程。”戴斌说。


  相关政策给市场主体带来激励。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说,若干政策对旅行社继续保持暂退80%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税收优惠、社保基金部分优惠等,对缓解旅游企业的资金压力将起到直接支撑作用。


  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致宁认为,政策发布对于服务业中的中小企业能够缓解燃眉之急,减轻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生存压力。一方面,暂退80%的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等,能够切实减轻旅行社企业的资金使用压力,解决在用人和留人等方面的难题,为后续的复苏积蓄动力;另一方面,政策从多个方面强调银企合作,由此也将进一步缓解旅游企业的资金紧张情况,使得旅游企业能够有更多精力聚焦在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助力旅游业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复苏与发展。


  “旅游业仍然面临着历史上最严峻的挑战和最漫长的复苏。”戴斌说。他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全面影响了入境、出境和国内三大旅游市场,旅行社、在线旅行商、酒店、民宿、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旅游车船等所有业态,以及包括70万导游在内的2850万直接从业人员。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2022年春节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51亿人次,同比减少2.0%,按可比口径恢复到2019年春节假日同期的73.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91.98亿元,同比减少3.9%,仅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56.3%;省内游客占比78.3%,其中地市级行政区域的游客占比73.9%,游客平均出游距离131.8公里,较去年同期减少1.5%。这意味着出游人次减少的同时,出游距离和目的地游憩半径也在下降,旅游消费进一步收缩。


  周卫红介绍,在严格执行“熔断”政策的情况下,旅行社很难顺畅地开展业务,且在跨省游重启、关闭不断往复之下造成了成本和收益严重倒挂。同时,一些大型旅游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坚持不主动裁员,而疫情之初的一些纾困政策在2021年陆续终止。


  专家分析,除了有针对性的七条政策,各类旅游市场主体更要重点关注服务业共同适用的十条纾困扶持政策。“共同适用”可以理解为,旅游企业可以直接享受文件所列的政策红利。从文本角度看,最新政策规定得很细致,也非常方便操作。


  “从统计数据来看,绝大多数旅游企业特别是旅行社都属于小型微利企业。因此,行业协会和旅游企业要组建专班研究并用好十条普惠政策,而不能只聚焦于专门针对旅游业和七条政策,争取所在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切实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和财务费用。”戴斌说。


  除普惠十条和旅游七条,市场主体还要关注精准实施疫情防控措施为旅游市场带来的利好预期。如果说前者为市场主体注入了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支撑力,后者则有利于营造鼓励消费、放心出游的社会环境,并有效提振旅游市场信心。


  戴斌分析,若干政策针对餐饮、零售、交通运输和民航业的纾困扶持政策将进一步释放旅游供应商活力,优化旅游供给结构。对铁路、航空公司和机场、交通的金融支持,加上相关的税收和费用减免,新能源交通工具更新和港口建设政策,将营造更加有利于游客出行和在地消费的交通出行环境。


  已有不少地区从激活市场活力视角为旅游业复苏提质增效。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十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和推进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把更多的红色资源、工业遗存转化为文旅资源,积极展现中国现代工业制造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同期推出的10条“海派城市考古”工业旅游精品线路,也给旅行社围绕城市探索开发新产品、新路线提供机遇。多家上海企业已设计和推出工业旅游相关路线。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介绍,上海正紧扣主线、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推进形成新时代上海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卓越实践。上海将突出都市型旅游特点,把更多都市资源转化为文旅资源,打造精品项目,打响节庆品牌,用高品质文旅供给适应、引领、创造新消费需求;推动高水平数字转型,加快文旅经济数字化、文旅生活数字化、文旅治理数字化全方位转型。与此同时,上海将继续创制一批支持文旅行业助企纾困、提质增能的积极政策,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营造一流的文旅营商环境。


  转自:新华财经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