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红利消退格局生变 “三道红线”下房企求新求变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11-09





  随着房地产资管新规“三条红线”的推出,融资环境进一步收紧,行业的几大红利在慢慢消失,房企不得不调整策略,改变自己的运营逻辑,以求适应新的环境。


  近日,在由全联房地产商会、慕尼黑博览集团及中联慕尼(北京)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RealTech国际未来地产峰会2020上,众多房地产业内嘉宾畅所欲言,讨论了新形势下的房企应对策略。


  如何应对行业变局呢?业内人士指出,从开发、营销、服务到产品,科技正在重塑行业的各个环节。房企需要在健康、安全、服务、科技、数字化等方面需要做出进一步的提升。


  “三道红线”下的企业转型逻辑


  在大会中,中交房地产集团副总经理周济表示,房地产市场经过了快速发展的20年之后,我国从源头上要给房企“断粮、断奶、断水、断电”了,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带来行业洗牌,中小房企在会加速分化,实力不足的企业会慢慢被淘汰。


  周济在会上表示,最近几个月整个行业都在热议“三道红线”,有数据显示,市场上有25%左右的企业碰到红线。房地产市场经过了快速发展的20年之后,传统地产的使命已经完成,“高大快”可能要转变为“低小慢”,“粗乱差”可能要转变为“细稳好”,旧地产要转变为新地产。


  明源地产研究院副院长黄乐在会上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也提到,“三道红线”对房企的银根收紧是非常致命的,虽然现在没有要求房企降负债,但是债务规模不能再扩了,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带来行业洗牌,中小房企会加速分化,以前整个行业泥沙俱下,不管是有能力还是没能力的,做房地产业都能赚钱。现在监管更加严格,大中型房企依靠自身的能力在市场立足,以前靠资源、信息不对称的企业,会慢慢消亡在历史长河中,这对行业来说是一个好事。


  朗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技术官谢远建在采访中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朗诗在债务管理方面做得是比较优秀的,在资金安全方面特别审慎,很早就在内部有了类似于银行的资金管理体系、警报体系,有黄色、橙色、红色警报,和“三道红线”所要求的负债水平、流动性是类似的,从体系建立以后,十几年以来朗诗没有触发过警报。谢远建进一步表示:“朗诗的资金管理风格和企业的理念相关,朗诗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整合资源,通过健康发展来驱动成长的,企业的出身就决定了企业对企业的风险、认知不同。朗诗的愿景是做一家百年绿公司,企业瞄着长期发展的话,一定会对短期的、看似风光的事更理性。”


  房企面临多重挑战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房地产行业也从曾经的“发动机”向“稳定器”角色转变。而在稳中求进的发展过程中,房地产行业出现了明显分化并进入存量化和高质量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从开发、营销、服务到产品,科技正在重塑行业的各个环节。“健康”“安全”“智慧”“数字化”发展成为了行业讨论的高频词汇,我国房地产行业正面着临科技改革创新、合理引入资本、精细化运营、升级空间需求等多重挑战。


  “房地产市场的几个红利消失了。”黄乐在采访中指出,第一个是土地红利,以前很容易拿到地,现在招拍挂的土地越来越贵,市场上也没有太多新增土地了。第二个是市场红利,房地产市场相对过量,以前什么样的房子都能卖出去的时代过去了。


  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也在经历行业变局,很多城市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企业不得不作出改变来适应新的环境,尤其是在服务、科技、数字化方面需要做出进一步的提升。


  全联房地产商会会长特别助理,富力集团副总裁、北方区董事长张辉在会上表示,房地产行业未来必将向服务品质提升方面转型,而科技则将推动房地产业数字化全面升级,助力提升服务品质及运营能力。房地产行业的智慧化、数字化发展驱动智慧城市、健康人居以及地产营销方式的全面发展,主动拥抱科技,积极寻找新的赋能方式才能应对变化和抵御风险。如何更好地触及年轻人群并提供适合的产品,是所有开发商企业、业主、技术企业及服务公司都面临的挑战。


  黄乐在演讲中提到,现在数字经济正是盛行,中国经济内循环通过数字经济滋润了每一个行业,更深刻影响了行业价值链。当房地产存量的大风口和数字化的大风口相遇,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是房地产行业人需要继续探索的话题。


  至于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周济在大会中预测,未来地产核心业务会集中在三个领域,轻资产型地产、改善型特色型地产、融合型服务型地产。中国房地产行业首先要进行三观的改造,包括价值观、产品观和发展观。“这是一个自我革命的过程,很痛苦,也很愉悦,中国的房地产行业马上就要翻开新的一页,同样需要赋能革新,定义未来。”周济说。(记者 陆肖肖)


  转自:华夏时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