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深圳政府以杀伐果断的姿态,给狂热的楼市按下了暂停键。
新政落地的半个月里,观望是楼市最主要的情绪。7月29日,新政细则出炉,对购房资格认定等问题进行了“查漏补缺”,买卖双方的境况开始清晰。
有人房票失而复得,有人想钻新政漏洞,但彻底失去了机会,此外,二手房业主哄抬房价等操作也没戏了。
2020下半年以来,多个城市连环出台楼市调控新政。深圳的重磅调控,无疑具有“风向标”意义,多位业内人士预测,下半年还会将有更多城市收紧调控,现阶段房价过热的城市可能性最大。
几家欢喜几家愁
深圳调控新政,受影响最大的是购房资格,细则对此进行了细致的分类。
王丽是在深圳工作的湖南人,因离职换工作,社保断缴了1个月,根据细则,一夜之间,她的购房资格又回来了。同样欢喜的还有社保连续缴纳5年但落户未满3年的购房者。
此外,7月15前已发生实际交易行为的,也可以继续完成交易。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认为,“老人新办法,新人新办法”,让卡在半路的购房者和开发商继续交易,体现了政策的人文关怀。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也表示,细则对一些特殊的购房类型进行了政策规定,属于政策优化的导向,有助于保障一些深圳新市民的购房权利和购房需求的释放。
但细则也彻底堵上了新政“漏洞”。“715新政”落地后,网络上就流传着通过多次离婚突破限购的“对策”。但细则明确规定,要“追溯购房之日起前3年的离婚记录”。“假离婚”的买房路彻底走不通了。
此前,“苏州蟹姐姐”就是在“炒房大V”深房理的指导下,和深户“假结婚”获得了房票。
细则出台后,还有人在为了购房名额而努力。一个典型现象是,而深圳湾18个小区的2000多套房子,都是“双证房”。这意味着一套房子,需要两张房票来买。
为了拿回一个珍贵的购房名额,这些小区的业主联合向政府提出了申诉,要求将“双证变单证”。事情还没有定论,但无房者或单证业主都不认同“双证变单证”,并指责这些业主想“按闹分配”,“在政策的漏洞里钻进钻出”。
宋丁则认为,双证房问题是要解决的,但不能简单地“两证合一”。当时开发商和购房者违规操作,现在没有任何责任、没有任何成本地就将这些房子转成一本证,也是不合理的。
此外,新政细则还强调了加强对二手房价格的管控,并出台二手房指导价;上线房屋抵押合同网签系统,金融机构和房管部门信息互通。
新政效果立竿见影。深圳住建局数据显示,“715新政”发布后的次周(7月20日-7月26日)新房与二手房成交量分别为747套和2010套,环比下降39%和35%。
李宇嘉指出,调控打压的是投机炒作,而对合理的住房消费、长期投资需求是支持和保护的,有利于后期平稳运行。
调控风向已变
上半年的深圳楼市,可以说是全国瞩目。严跃进指出,深圳此次调控,是具有“风向标”意义的。
事实上,刚进入2020下半年,楼市调控就有收紧苗头。杭州最先入局,宁波、东莞紧随其后。直到深圳的重拳调控,在全国楼市激起千层浪花。
深圳“715新政”当天,楼市同样火热的东莞也发布通知,要求定期发布网签房价、提高房价透明度。仅隔10天,东莞又祭出二手房“限购”,严堵外地炒房客。一月之内,东莞连打3次“补丁”,显示了政府调控的迫切。
东莞7月25日升级限购还有另一背景。7月24日,房地产工作座谈会召开,有北京、深圳、南京、杭州、长沙等10个城市参加,会议重申“房住不炒”,还强调了“三稳”和“因城施策”。
业内人士称,这是“尖子生”长沙在做经验分享。近年来,长沙楼市调控政策持续加码,房价一直控制较好。作为二线省会城市,安居客最新数据显示,长沙7月均价为10049元/平,和深圳动辄上10万/平的房价相比,说是“白菜价”也不过分。
李宇嘉认为,这次会议,标志着疫情后的“楼市牛”结束了。
截至7月31日,已有杭州、深圳、东莞、南京等7个城市收紧楼市调控,也是近几年来,楼市调控最频繁、最严格的一个时段。
此轮调控升级的城市,大部分都是上半年房价明显上涨的城市。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2020上半年中国百城房价报告》,杭州、南京同比涨幅分别为11%、10%。
李宇嘉指出,从数据看,6-7月份一线城市的房价已开始回落,而二线城市依旧在回升,下半年二线城市、都市圈内三线城市将是调控重点区域。
还有业内人士预测,成都是跟进调控可能性最大的城市。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2020上半年中国百城房价报告》,成都房价涨幅为21%,报告中定性为“房价过热”。上半年还因几个“万人摇”项目备受关注,此次房地产工作座谈会,成都也在参会名单之列。
上半年,全国至少有11个城市房价是位于过热区间的,包括珠海、江阴、苏州、滁州、银川、南昌、哈尔滨、桂林、成都、芜湖和秦皇岛,上半年房价同比涨幅均超过20%。
严跃进预测,下半年如果部分城市房价涨幅依然过大,那么地方政府调控政策收紧的概率也会加大,促进房价回归平稳。
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